美文网首页旅行•欧洲旅行·在路上
比“村”还小的地方—英国小众景点

比“村”还小的地方—英国小众景点

作者: VQ2017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10:24 被阅读428次

        对于来自大城市的留学生来说,国外很多城市(大概除了纽约,伦敦之类以外)与国内相比都太小了,而且人不够多,不够热闹,所以就爱称他们为“村”。到了英国后,我再次刷新了关于“村”的概念:“村”就是能够完全依靠步行的地方!然而,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境内游之后,我竟然发现了比“村”还小的地方,我不知如何称呼他们,索性就称为“小众景点”。

    一 哈沃斯-一个不通“火车”的旅游景点

        决定去哈沃斯是因为它是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乡。从12岁开始读《简爱》,后来又陆续接触了《呼啸山庄》《安格尼斯格雷》之后,虽然算不上喜欢,但是也算培养了一些感情。在做攻略的时候才得知,这个小镇是不通火车的,可以坐Bus也可以坐蒸汽火车。“蒸汽火车”是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而工业革命恰恰是在英国开始的。而火车本身也有一种特有的历史感,和时光感,于是我决定坐蒸汽火车。

            蒸汽火车站是现代化的,但是设计却是老式的,火车站的售票点是一个小小的厅,整个站台的色调都是复古的酒红色。站台的人很多,都是欧洲其他国家来参观的游客。他们大多上了年纪,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兴奋,在站台畅饮,与我打招呼。

    古老的火车站

    火车从远方慢慢的驶来,蒸汽在灰色的天色之下并不算明显,站台一片欢呼。火车里面很旧,有一种“穿越”之感。行李架是木质的,颜色暗淡的像过了一个世纪。车座有点像中国的老式公车的那种软座位,如今已是千疮百孔,坐上去真的谈不上舒服。和我一节车厢的是一对父子,从他们的谈话中我惊异的得知,这个蒸汽火车仍然是一些人的交通工具。火车开动起来后,刚上火车的兴奋就渐渐消失了。因为它实在是太慢了,汽车10分钟的路程,它走了40分钟。我录下视频发给朋友,她说,那是堵车时北京的车速。有些时候,听起来很有趣的事情,事实上很平常。就像一个演员在拍戏时由于交通不方便一直做直升飞机,于是,本来应该很刺激的“直升飞机之旅”就被他表述成“与坐公交感觉差不多”。

    哈沃斯站

        小镇以“勃朗特三姐妹故居”为名,但是却没有想莎士比亚故居一样被发展成旅游景点。大概是因为英国的大文豪太多了,虽然没个人都有自己的纪念馆,但是能被发展成旅游景点的只有莎士比亚那种。故居博物馆很小,和勃朗特三姐妹的父亲曾经工作的教养一起构成了这个小镇唯一的景点。同样是作家故居,这里相比莎士比亚故居透着一种少有的凛冽和冷清,或许是和天气有关吧。三姐妹故居同哈沃斯其他的建筑一样是暗黄色的,没有什么精致的造型。不同于大多数旅游景点,故居并没有设立在火车站附近,也不在市中心,甚至没有什么指示牌指向那里。它在小镇边缘的一个角落里,旁边就是一片废弃的农场,由此,我大概明白了《简爱》中简的姐姐伊丽莎在阴沉的雨天去教堂还要干农活的场面的灵感来源了。

    勃朗特故居博物馆 教堂 破旧不堪的农场

    故居博物馆游人很少,后面是以片坟墓,有一种说不出的肃杀之感。里面没有导游,也不提供自动解说器,楼梯却保留了原来的面目,摇摇欲坠的令人有些头晕。由于房间里面过于破旧,很多地方都是不开放的,这样反而增加了代入感:可以想像,勃朗特三姐妹,还有那个才华横溢却沉迷花天酒地的弟弟,还有父母一起挤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英国又是多雨的国家,风雨飘摇之中这座房子独自屹立在荒原中,很容易联想到呼啸山庄中主人公赶到山庄的夜晚。故居里面的介绍倒是很详细的,三姐妹一家的故事可真是堪比任何一桩家庭伦理剧。父亲毕业于剑桥大学,清高却清贫,一心希望弟弟成名。三姐妹挣钱供弟弟上学,弟弟却挥霍无度。当她们决定出书之前还引发了种种矛盾,最后她们虽然有了名气,却因早年贫困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比起其他英国作家,三姐妹的作品并不是充满爱和想象力,而是带着荒芜,神秘甚至恐怖之感。结局也终究带着遗憾,而主人公的性格中却都有着敏感和近乎神经质的偏执。我想,这也和她们的成长氛围不无关系吧。

            从博物馆出来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于是我就打算在市中心吃饭。像每次旅游一样,我去找熟悉的餐厅。英国的城市,不论大小都一些“标配”,比如,costa,nero,H&M,Next以及Tesco超市一类,而且绝大多数情况都集中在市中心。可是这次,我在市中心走了很久,竟然一家类似的店都没有看见,都是一些当地的特色餐厅,甚至,连一家卖水的小铺都没有。我以为是自己寻找的方向不对,用谷歌地图搜索,却发现最近的一家costa竟然在15公里以外的其他城市;最近的一家超市也在20公里外!而这个小镇的边缘则都是牧场,小镇的人们似乎就连买菜都要开车。这是我在英国从未遇到的,原以为我上学的大学就已经很不方便,去超市要不行30分钟,到了这里真的觉得是“小巫见大巫”。总算找到的一家出售矿泉水的地方,竟然是在火车站的“蒸汽火车纪念品店”。与生活的不方便相反的是,小镇上随处可见的艺术品店,卖木雕的,卖玻璃工艺的,卖画的,还有卖装饰品的。最多的就是二手书店,一条不到50米的小街就有三家,就像在向世人宣布“这里曾经出过文学家”一样。“马斯洛需求层级”在这里根本不适应!我随意的进入了一家工艺品店,发现出售的也是文学相关的纪念品,杯子垫上印的是文学著作里面的名言,马克杯也是以各个时代的文学家。我意外的在这里找到了我寻找已久的哈利波特的杯垫,在伦敦国王十字站的纪念品店都没有出售,竟然在这里发现了!

            小镇的路有些崎岖,而且不太平坦,似乎是被雨水冲刷过很多次一样,土色的路与土色的房子相互映衬,却构成了一副独特且美丽的画面。

    小镇街景 小镇木雕店 破旧的火车站

    二 “独立”小镇-Berwick Upon Tweed

        第一次听说Berwick Upon Tweed这个地方是在2月去爱丁堡的火车上。当时英格兰北部大雾,而苏格兰的天空则是万里无云,蓝得透明。火车在雾中的英格兰田野中行驶着,越往北走天越透亮,似乎是一瞬间,前方突然就明朗起来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景观:火车的前一半在灿烂的阳光下行驶,而后一段却在雾中,隐约能望见前方一片断壁残垣。这个奇特的“交汇点”就是Berwick Upon Tweed,英格兰最北部的小镇,与苏格兰交接。

            很早就有去这个小镇的愿望,但是一拖再拖,始终没有实现。而下决心的那天竟然是在中午,不同于我早起出门的习惯。当时只是心血来潮,由于地方实在太小,连网上的攻略都很少,所以其实与去另外一个城市散步无异。匆匆忙忙才赶上火车,像上次去爱丁堡一样,一路向北。在英国境内游那么多次,我却极少看到这样的风光:草色青绿却很厚重,天空呈现一片如此纯净透亮的蓝色。有的人在农场放牧,这里的羊好像和别处的羊不太一样,毛的颜色更加白,毛更厚,并且体积更大。“No w we are in Scotland!”,我听见邻座的男孩说。原来,我们已经到苏格兰了。可是仔细想想,Berwick Upon Tweed不是英格兰的小镇吗?火车慢慢进展,停下,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下了车。

          因为没有要去的景点,地方又实在太小,谷歌地图都用不了,于是,我就只能按照指示牌像市中心的方向走。一路走来人很少,建筑一遍是英格兰考究的红房子,另一边则偏于宏伟,敦实,有些苏格兰的特点。没有在这个城市看到很显眼的教堂(英国无论多小的城市都会有教堂的),也未见地标性建筑,直到看到熟悉的英国“标配”,Nero cafe才知道这就是市中心了。市中心唯一一座高耸的建筑是市政厅,没有攻略,没有导航,我只能走进一家小店第一次按照最原始的方式旅游:买地图和游客指南。在杜伦着这种小城市上学,让我先入为主的以为小型城市都是不欢迎游客的,未想到小店的老板竟主动告诉我地图是免费的,将我原本打算付费的地图送给了我。出于感谢,我购买了店里的冰箱贴。

    市中心的市政厅,左右两边建筑风格不一样

    按照地图上的介绍,打算去看标志性的建筑,却发现这座城市竟然有两座如此不同的教堂:三一教堂和苏格兰教堂,街道的名称也与其他城市不太相同。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在火车上看到的断壁残垣。(我还是不太习惯)坦白说,这个城堡遗迹有些让人失望,与惠特比和斯卡保罗的相比,它实在实在太小了。而且,这基本上是见过设施最不完善的景点了。介绍寥寥,河边居然没有栏杆,若是不小心跌下去会非常麻烦。陡峭的城堡也没有栏杆,走在崎岖的路上,有时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走稳。河边的景色确实很美的,一种纯自然的美感。河边是青色山,一小段是荒凉的城堡遗迹,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似乎在诉说着古镇经历的沧桑。和很宽,上面驾着三座大桥,其中一座,有横跨英格兰苏格兰的火车飞驰而过,似乎与下面发生的一切都没有关系。河的对面也是这小镇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在地图上显示,沿着英格兰的海岸线又是一种风格。

    断壁残垣上的大桥,火车为穿越苏格兰和英格兰的cross-country 城堡遗留下的断壁残垣 River Walk两座大桥

    原以为这谜一样的小镇之旅就这样结束了。未想到在出口处唯一的介绍却让这一切明朗起来:原来,这座小镇在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被“转手”了至少13次,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是苏格兰人,而另一部分确认为他们是英格兰人。虽然他们的行政权归属于英格兰,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人说着苏格兰口音,过着苏格兰人的生活。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这个处于边界的小镇,最大的愿望却是“独立”,希望以后的英国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和Berwick Upon Tweed”。处于交界处,具有两边的文化,然而貌似两面的文化都不那么纯粹,所以就希望独立了。我一直深知英国人骨子里有一种“骄傲”,一种对自己身份的骄傲,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与所有人都不一样。这也就解释了,英国人对自己是“英格兰人”还是“苏格兰人”的身份有着外人难以理解的执念。“身份认同”(Identity),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是人们自信与力量的来源,当身份认同出现危机时,人会焦虑,抑郁。

            然而,我却认为,身份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可以是改变的又可以是不变的,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重的。就好像这座小镇,它既有英格兰的典雅又有苏格兰的宏伟,无论独立与否,它都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尾声

          直到现在都有人认为英国可以在一周内游玩,我却觉得一周可能连南部都玩不玩吧。英国人独有的拧巴的性格,让它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格格不入,却让每一个小小的地方独具特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村”还小的地方—英国小众景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nz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