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升高中的那个暑假,外公外婆到我家做客。外公那时候六十五岁,骑一辆小小的三轮车。
那时我十五岁,刚刚中考完,闲来无事,天天待家里不是看闲书就是看电视。下午外公外婆要走了,我盯着电视正看的起劲,没有起身。
下午爸妈把外公外婆送走后,回来一顿数落,说道怎么只顾着看电视,也不陪外公外婆多说说话,他们走都不知道起来送送。
那时的我,正处于敏感而叛逆的青春期,读几本书便觉自己明白了许多大道理,对长辈逆反的阶段,甚至往往以此为得意。
父母的数落我颇不以为然——非让我起来送送干吗?这种礼节性的东西烦不烦哪?
许多事,年少无知的我那时候还不明白。
高中在校住宿,一个月后当我第一次从学校返家,得知外公刚刚去世了。
我没有能够再见到他。
许多年来,我一直试图想起外公最后一面的样子,回想那天他和我说过的每一句话,一块做过的每件小事,他的言谈举止,他离去时的背影——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那天下午的我,注意力在某一部电视剧上。
几年后我开始读大学,寒假回家去坟上祭拜他。冬天的北方平原上,望着那座小小的坟丘,我想起他过去的音容笑貌,想起他曾那样期望我将来考上大学,想起他去世前几天,还担心我在学校吃不好不舍的花钱,嘱咐外婆下次见到给我五十元钱。
成年后生活中遇到不如意处,我曾无数次想起他,想起要是他还活着该多好,无数次在心里和他说说话。
可是我连他的最后一面都再也想不起来。
2
毕业后,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熟悉的圈子,辞职到南方, 平生第一次一个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新的地方,没有一个亲人朋友,连行李都是自己邮寄给自己。搬运东西,一个人拿不了,只好硬着头皮叫住一位买菜路过的大妈,请她帮忙看一会,自己一个一个搬到楼上去。
每日里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形单影只,开始的日子自觉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
一天晚上打电话,自己心中忽然难受的不行,匆忙中挂断电话。父母觉察到语气中不对,又打过来,我一时心里压抑便没接听。不料第二天他们便乘坐一夜火车来南方看我。
以往每每往家打电话,父母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来嘱咐去,从工作学习到衣食住行,自己听的多了有时语气中便透露出不耐烦,却极少想到,对日渐苍老的他们,常年在外的自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几天以后,送父母到车站。离去之时,看着他们日渐衰老的背影,胸口忽然一股难以遏制的热流涌上来,不知不觉中滚烫的热泪划过脸颊,朱自清那篇《背影》蓦地里浮上脑海。
朱自清的这篇文章曾经是我最讨厌的课文,不就是一次车站送别么,不就是买了几个橘子么,少年时无法明白这白开水一般的文字有什么吸引力。
当时只道是寻常。
3
网络上常可见到“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投票,路遥《平凡的世界》往往以高票名列前茅。
十几岁的年纪读时,不自觉中强加给自己许多感慨,仿佛真已洞察人生祸福,见识到多少人间冷暖一般,但其实那时哪里真正理解了?
有一天我们长大,真正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变迁,生离死别,才从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遥写的如此平实又如此真挚,或许正因此它才在普通读者中拥有如此长久的影响力。
年少之时读书,不求甚解,只觉文字之美,或故事之吸引人,哪怕熟读成诵深刻脑海,往往也并不明白其中真意。
不明白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明白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不明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年少任性的无知与反叛,只有时间能够抹平,当初不明白的事,只有自身的阅历才能给它注解。
只希望那些不明白的事,当我们明白时——
还没有太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