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游记

作者: 猴儿51 | 来源:发表于2019-09-30 11:14 被阅读0次

一直想着要把独自出游的照片整理整理,但一拖再拖,终于下手了…

Day 1

从巴中坐汽车转火车,辗转一夜来到成都。天气变化极快,头天还是大汗淋漓,第二天就瑟瑟发抖。七点过头了,成都还是这样蒙蒙亮的状态…

成都火车站

寒风冷雨中,开启了成都三日周边游。

                  第一篇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的行程简单,眼前望去的景色极其平淡普通,但三分看七分听,便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

南桥 南桥内景

乘游览车走过南桥,便来到都江堰公园。经过检票口入眼的就是一块公园标志,但拍照的人太多,就只能拍到旁边的这块小标志。

景区标志

走大约百来米,就看到这样一座喷泉,泉边围绕的是李冰治水用的竹笼石块,泉中有四根定水石柱。

据说当年埋入飞沙堰的李冰的石像,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为准,排洪防旱。后人们将李冰石像挖出,在飞沙堰埋下了这四根石柱,每年以挖出这四根石柱为准来排沙。

喷泉 《西游记》偷吃人生果

西游记中最有名的桥段拍摄地,这是一棵雌雄同体的银杏树,原名叫张松银杏。

错过青龙观,走过一座吊桥,便来到了離堆。旁边的宝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三大组成部分之宝瓶引水口,是李冰带领蜀人开凿而成。他采用热胀冷缩原理,劈开玉垒山,凿成宝瓶口。杜甫曾作诗为其点赞。

離堆

石 犀 行

唐 杜甫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宝瓶口

宝瓶口古称灌口,长40米,底宽17米,水面宽度,死水位时为19米;洪水期间,水则二十一划时,为23米。成都平原有如一只大瓶,由它巧妙地控制内江进水流量,才造就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故名“宝瓶口”。

飞沙堰旁边的两座塔,以前是可以攀登而上的,但震后危险系数增大,因此作为震后遗址保存着。

再走约500米左右,来到“四六分,平涝旱”的鱼嘴。

鱼嘴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外江分沙

回首再走,经过安澜索桥,又被称为“夫妻桥”。清朝何先德夫妇重建。

安澜桥

在这座桥上,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敬请百度。经过安澜桥,步行上山,便行至二王庙。庙里供奉的是一些道家的仙人,但本着只有“佛光普照”未有“人照佛光”的大忌,就只能自己饱眼福了。

玉垒阁

接着乘扶梯上山一公里的样子,来到玉垒阁,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玉垒阁”。因阴雨天气,山雾迷蒙,便未登顶,留下一个美丽的遗憾。

玉垒阁外石柱 全景图

                  第二篇  熊猫基地

来到成都,怎么可以不去看看可可爱爱的大熊猫?吃罢午饭,少数人一起前往熊猫基地。不得不感叹,它们才是真正的土豪呀。两只大熊猫和两只小大熊猫占地为王,住着别墅,整整一座山都是他们的活动场所,还有专人饲养。

检票入口

极其活泼,随便叫叫它的名字,就会有互动。

我拍的 别人拍的 可可爱爱 谁叫我?

手残认证

其实这是别人发的以前拍的

可能天气太凉了,去了以后,两只在睡觉,一只在躲雨,只有刚刚那只活泼一点。还有满山的小熊猫也没看到。

                  第三篇 问道青城山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一听这名字,第一反应便是这首歌。果然,好妹妹的声音,传了一路。青城山被称为“西蜀第一山”,有“第一幽”的美名。

下游览车走一公里的样子,看到的就是这座小亭子。

西蜀第一山

入门便是一排这样外形看似是寺庙,但内里实际上是小商铺的庙宇。

第一眼 哇 第二眼 嗯 第三眼 原来如此

检票刷身份证从前门进入青城山,为什么强调前门呢?因为当地人说后门“青城山更幽”。

入口处

从入口处进来,就是一直爬山,沿途有许多买一些小零食小特产的铺子,还有这样的震后遗址。

震后遗址

爬山走路经过月亮湖,乘索道一直往上,就看到各种这样的庙宇,到处都是祭拜的人。

药王殿长生殿财神殿 上山必经路口

行走至此,本不想进入庙宇大殿的。四周找上山的路,才发现原来这才是必经之路。

又是一路的爬山,大概走了有1.5公里,到达上清宫。

上清宫

宫内同样供奉着各路大神大仙,对这些没有得到过只是普及,就略微逛了下便自行下山了。

上清宫下山出口

下山沿途真正领略了什么叫作“西蜀第一幽”,一群人上山,走着走着就只剩下零零星星几个人下山,果然很幽静。

大道无为

支持我上山下山的动力,来自沿途小铺子里的烤肠。山上卖5元,山下卖10元,具体这是什么魔性操作我也不知道。

食粮

道家所云“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元之数,万物开泰”“两仪之数,混沌未开,易生太极,是生两仪”“三才之数,天地人和”“四象之数,待于生发”“五行之数,循环相生”“六爻之数,发展变化”“七政之数,吉星照耀”“八卦之数,无穷无尽”“大成之数,蕴涵凶险”。嗯,我真是个认真听讲的好孩子,其实我没记住,百度搜的。

八卦图

下山乘车回到住的地方就已经八点多了。住了一个青旅,离宽窄巷子走路10分钟的样子。还有许多小女生有伴,拉了一个健谈的小朋友一起去逛了下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分为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宽巷子是清朝时留下来的小四合院维修而成。各种小酒馆,小吃店,茶室陈列,喜欢喝酒品茶的去最适宜。

窄巷子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

井巷子就是成都现代人生活的标志,依附天井而建,都是些卖纪念品的小店。

小龙过大江

路过网红小店“小龙过大江”,人太多了,就没进去。

在有路灯的地方留下了唯一一张有我的照片,忽略我穿着酒店拖鞋的大脚丫。

宽巷子打卡

在巷子外的俏媳妇火锅店吃了我在成都的第一餐火锅,两个人花了将近两百来块,总的来说,嗯,味道真的一般般…

鸳鸯锅

请记住它,它让我印象深刻!!!

回到旅店,快11点了,旅店是上下铺的小床,可可爱爱,很舒服。

青旅小床

Day  2

                第四篇  乐山大佛

第二天早上,四点多被电话叫醒,前往乐山大佛。可惜因水位太高,没办法按行程游船远观乐山大佛。据说那里的小吃很多也很正宗,比如“钵钵鸡”“串串”“烧烤”“凉粉”……可惜,天公不作美。

右侧俯视 半山俯视 正面俯视

乐山大佛又叫“凌云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石刻佛像,位于三江汇流处,有缓解水患的作用。佛身依山而建,由三代人修葺完成,起于唐代开元元年,止于贞元十九年,历经90多年。

稍作停留,就乘车前往峨眉山,计时将近4个小时。

              第五篇 峨眉山顶

感觉峨眉山最让人熟知,应该就是它出现在各类武侠小说当中,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郭靖黄蓉夫妇的二女儿郭襄遍寻天下,觅杨过未果,四十岁时出家为尼,创立峨眉派。其下掌门有灭绝师太,周芷若…

下车就直接是这道大门,门内便是检票入口处。

峨眉山入口处

经过入口处,依旧还是乘车上山,行车一个小时五十分钟,一路爬坡上山。据说有九十九道弯,每道弯几乎都是90度或者大于90度的。坐在第一排右边座位上,有一种自己已经悬空在山间的感觉。导游沿途讲了一些峨眉山四怪,“猴子当猪卖”“蝴蝶当叶戴”“蚯蚓当皮带”“青蛙会弹琴说爱”,可惜都没见到过。

枯叶蝶

车子到了雷洞坪,温度瞬间就降了下来。买了一件冬天的衣服,可可爱爱的大熊猫外套,套上以后,才觉得暖和起来。吃过午饭休整一下,才开始漫漫2.5公里的爬山路,途中还要乘坐一趟索道。

下索道继续往上,沿途会看到这样一些为山顶修建寺庙而出卖廉价劳动力的工人,为了供子女读书,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篓子里的泥沙重达百斤,一趟下来十几块,一天最多也就是百来块。

空手上山的我们都觉得吃力,更何况他们,人,生而不易,处处都是修行。


来到山顶,便看到到处都是朝拜的人们,各种烧香拜佛。抬眼望去,便看到这座“十方普贤菩萨”,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十方普贤像,取普度众生之意。

刚上去时,还是一副烟雨蒙蒙,看不真切的样子。走着走着就变得越发清晰,紧接着太阳就出来了。

第一眼 第二眼 第三眼

入乡随俗,双手合十绕佛像一周,便可以看清这尊佛像的样子。外部是由34万张金箔粘贴而成,头顶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每一种表情代表的是人类的一种心态。

金顶

顶上共有“金”“银”“铜”三座顶,金顶最高,位于海拔三千多米处,现在金顶看云海,是真的很美,那种白是闪得人睁不开眼的那种。

金顶山雾 金顶云海

怪不得程灵素在致郭襄中写到: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毛驴一步一步滴滴答答,

我带着的倚天喑哑,

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

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嵋的云和雾,

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烟花。

如果更巧一些,便会看到,峨眉的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佛光 日出 云海 圣灯

当然这些不是想看就能看得到的,需要对的时间对的天气,一切因缘际会。当然冬季的峨眉山也分外美丽。

冬季峨眉

准备下山时,太阳便出来了。所幸看到了这样的景色,大概就是所谓的“佛光普照”了吧。

太阳出来咯

大约待了两个多小时的样子,沿着来时的路一路下山,走到索道口远看峨眉,也别有一番风味。

远眺峨眉金顶

步行下山,沿途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可可爱爱的路标。走走又开始下起来了小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海拔2500米 雨雪雾天

车停至峨眉山展演出,吃了碗豆花,欣赏了一场表演,就乘车回到成都。

韧带真不错 西瓜很甜

回到旅店快十点了,迅速洗漱完毕,又躺上了那张可可爱爱的小床。

Day  3

这一天,没有跟团,成都周边游。因为时间原因,原计划的一些地方都没有去成,一路滴滴到各个地方普遍逛了逛。

早上八点多起床出发,跟同室的小女孩一起出门去吃了个早饭。不得不说,很幸运地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铺盖面,面团揉捏拉伸放至沸水煮熟,捞起放入碗中,盛上配制好的汤汁。

铺盖面 水中捞出时的样子

                第六篇  锦里小吃街

吃完早饭,直接打车来到锦里。走过锦里商业街,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排卖成都特产的商铺。

锦里商业街

沿着商业街不到百步,便到了锦里小吃街。锦里依附着武侯祠博物馆而建,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锦里大门 入口处

不得不说,这条小吃街,处处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建筑古色古香,基本上是明末清初川西民居。

干辣椒 英雄三国 许愿锁 三国人物介绍 小吃

不得不说,吃的东西真的很多。但是因为第一天晚上的火锅原因,看到这些吃的,胃隐隐作痛。所以,当你要来成都的时候,你就必须准备好一个健康的胃,这样才能不虚此行。

因为武侯祠博物馆就在隔壁,就从中间绕了一圈出来,就没进去参观了。外面的小公园更多的是人民闲暇娱乐的地方,唱唱小曲,喝喝小酒,下下棋。成都人的生活着实让人羡慕。

全景图 武侯祠公园

              第七篇 四川省博物馆

有个小姑娘告诉我,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一定要去他们的博物馆走走,博物馆才是他们文化浓缩的精华。于是就出发去了四川省博物馆。

正门

青铜器 陶瓷器展览厅

来自龙泉的青瓷

张大千书画展览厅

五百年来一大千 大风起兮云飞扬

藏佛文化展厅

藏佛之光 列位大佛

屏风展厅

每个都十万以上

皮影戏 川剧

风雅 西游记

蜀绣

纺织机

少数民族文化

大山回响

彝族

彝族服装及日用品

藏族

藏族服饰及日用

苗族

苗族服饰

书画展览

不附风雅的人表示只会说好看好看真好看。

最后去了春熙路买了一个充电宝就启程返回了,从成都到巴中坐汽车,要将近五个小时,匆匆行过。

收获:

1.一次偶遇:吃早餐那天,碰到的女孩子竟然是外婆家那边的,同样来自千里之外,说着同样的家乡话。只是路经成都,也能相遇,真是让人惊讶。

2.一次幸运:第一天买的充电宝,在第二天使用的时候掉了,到了第三天司机告诉我找到了并联系我拿到地址直接寄回了学校。

3.一次陪伴:自己一个人,跟了两个一日游的小团,人家都是全家出走或者成双成对的,只有一个人在冷雨中行走。还好手机那头有人愿意不厌其烦地看我分享,听我抱怨,陪我聊天。

4.一次经历:从来没有一个人出门旅行过,这次经历中也有些磕磕绊绊,也为智商、独身一人和人生地不熟买过单。但经历过一次,或许还会有第二次,甚至还有第三次,且行且长见识吧!

5.一次感恩:中秋佳节,恰逢阴雨天气,别说月亮,连个不下雨的时间都没有。幸好,还有人给我送来了朋友圈和家乡的月亮。

我说今晚月色那么美 你说都一样,哈哈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来自朋友圈的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迟祝中秋快乐!献给爱我和我爱的人…

相关文章

  • 《成都游记》

    儿时峨眉印象只有尼姑之说。亲临峨眉山,走进中国佛教名山,领略这里的奇秀风光和秀美。里不愧有“秀甲天下”之美...

  • 成都游记

    再度成都,这次是公司组织的学习加旅游。对于我来说,心情比较平静,想想9年前的自由行,也许是初次去成都,逛...

  • 成都游记

    一直以来觉得成都就是个火炉而已,自从听了赵雷的成都,让我对成都的大街小巷有了兴趣;自从有了抖音,才发现成都的美。趁...

  • 成都游记

    第一天:重庆—成都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

  • 成都游记

    记得上次来成都大概也是这个时候,上次是和闺蜜一起来的,用了两天时间去了不少地方,最念念不忘的还是成都火锅和串...

  • 成都游记

    时间:8月23日-8月26日 人数:两人 day1:武汉-》成都,宽窄巷子 day2:熊猫繁衍基地-锦里-武侯祠-...

  • 游记 | 成都

    说起来,成都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三千多年,没有迁址,也没有改名,这样一座老城,就像一直维持着很多年前它...

  • 成都游记

    九人到了成都后,按计划要待三天半时间,期间游览了武侯祠,锦里古街,四川博物院,大熊猫繁育基地,都江堰。 武侯祠。春...

  • 成都游记

    成都之游,行程安排得有些随意,会有些遗漏的点没去打卡,这不妨碍我游玩的好心情。 大熊猫基地、武侯祠...

  • 成都游记

    是与非,对与错,这是每个人心中对于衡量事情的标准。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和错么?真的吗?是这样的吗?很多问题一直困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都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zy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