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千字
给孩子爱,也给孩子自由

给孩子爱,也给孩子自由

作者: 月小姐的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23:35 被阅读8次
-----《精神胚胎》读书笔记 给孩子爱,也给孩子自由

一、“野孩子”的故事


我有个朋友,夫妻俩都算是文化人吧。他有一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只要见过小姑娘的人,都会在脑袋里冒出3个字,“野孩子”。
我曾经和熟悉孩子的长辈们聊起,他们个个直摇头,还说,我没看见过这种小女孩,像个男孩子不说,完全不听长辈的,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学校里,老师也头疼,在班上成绩也是倒数;还说,也没见过这种完全不管教孩子的家长。长辈们给我列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家人让她吃饭,她看了一眼饭菜说,我为什么要吃这个,这又不是我喜欢的;比如,有一次在农村,她顺着屋后的水管爬,外婆发现她爬得太高太危险,让她下来,她说我喜欢这样玩,跟你有什么关系呀!......哎,我想这孩子、这家长怎么能这样呢?
有一次,我跟孩子的爸爸聊天,问了他女儿的情况。他说,我不是不教育呀,用野放的方式养孩子,让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不认为我们受的教育就是好的,我不想把我们这一辈人的东西,强加给她;你现在教她,她也不会听,长大以后,她自然会辨别是非,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她的人生由她自己做主。我听了后,觉得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呀!我们很多家长确实是按照我们传统的方式管教孩子。
有一天早上,我正好碰见小女孩,她背着一个很大的成人用的钓鱼竿工具包,吃力的从梯坎上走下来。我问,需要帮忙吗?她头也不抬说,不用。我说,你这是要去干嘛?她说,你不是明知故问吗?钓鱼。接着,她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然后说,你叫什么名字?我记得见过,但忘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她的眼神、表情和简短的话语中,感觉到一种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自信和力量。
与传统教育完全背道而驰的家长和孩子。这样的一个野孩子,让长辈直摇头,让老师头疼;这种采取野放式教育的家长,让我对管教孩子,有了新的思考;
给孩子爱,也给孩子自由

二、精神胚胎


受精卵像一粒种子一样,在母亲的子宫里吸取营养形成了胚胎,然后逐渐发育为胎儿,然后成长为孩子。
在孩子的发育成长中,除了我们讲的人体胚胎以外,今天,我的大脑植入了一个全新的关于胚胎的概念 :“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是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提出的概念。

延伸阅读:

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的教育哲学与儿童教育方法举世闻名,意大利“儿童之家”就是由她创办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特梭利学校遍及全球110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

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提炼为“爱”和“自由”两个词。爱不必多解释,而自由就是,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蒙特梭利教育法现在在国内很流行,你可能听说过,你家附近或你所在的城市就有蒙特梭利幼儿园。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精神胚胎发育的养料是感觉。并且,精神胚胎会自动指引一个人去做事情,所以孩子们的自发行为,都有深意。
如果父母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否定孩子的感觉,就是破坏了孩子的感觉,也破坏了孩子和事物直接建立关系的能力。
三、关于感觉
什么是感觉?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定义:感觉,就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那么,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他活在丰富的感觉中,换句我们常说的话,就是孩子需要丰富的刺激。
精神胚胎说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每个生命的精神胚胎充分发育的话,都会成为他自己,这都会很美。
但传统管教理念意味着,我不相信你的精神胚胎,我认为如果不去引导你指引你,让你自由发展,那你就会成为一个坏人。
前面故事中的小女孩,如果有着传统管教理念的人认为她就是一个“野孩子”,家长再不好好管教要出大问题;而他父亲认为的野放式教育,也正是给予孩子自由,不破坏孩子的自发行为,孩子活在丰富的刺激感觉中,也就是说给了孩子精神胚胎发育的充分的养料,让孩子成为她自己。
美国明星小甜甜布兰妮,她的演唱事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离不开她母亲的强烈塑造。但她从很小就受到母亲的操控,甚至初恋男友都是母亲的迫使离开她的,从布兰妮的角度看,妈妈这样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称道的,毕竟她是在妈妈的推动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然而,布兰妮的内心深处受到的心灵伤害是巨大的,失去了做自己的机会。后来她曾精神崩溃住进疗养中心。
类似的例子还有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名声、才华和影响力都胜过布兰妮。但是,他开始的成就也是父亲粗暴的塑造方式的结果。并且,和布兰妮一样,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他的童年被剥夺了,这是令他最耿耿于怀的事情。实质上也导致他没有做自己的机会。后来,杰克逊对小男孩极其痴迷。这一点都不难于理解,他迷恋小男孩,是因为他自己不曾做过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似的。
下面的场景,也是我们熟悉的画面。
在寒冷的冬天,你准备出门。
妈妈说:“天冷,多穿点”。
你说:“我不冷”
妈妈会说:“我都冷,你怎么会不冷?”

我相信,太多人有过这种经历,这是一种著名的冷,“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
当大人这样做时,孩子自身的感觉就被破坏了。大人将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孩子时,就相当于切断了孩子与其他事物的直接联系。
四、给孩子爱,也给他自由
每个稚嫩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培养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让他成为自己,还是成为我们心目中想要的他。作为家长的我们,教育孩子是永恒的话题,也是最感纠结甚至无力的话题。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家长们要警惕自身的自恋,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成了自己意志的延伸。那我们到底要应该跟孩子建立怎样的关系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父母与孩子的良好关系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爱。
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去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
没有自由,一个孩子就会成为抚养者的意志的延伸,他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关系要平衡。
我们常喊“一切都为了孩子”这样的口号,其实这样的口号是极其糟糕的。假若我们真这么做,那么所有的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将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都将丧失爱的能力。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第四,关系要稳定。
爱情中,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会给一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而童年时,这个伤害会更重。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一个孩子就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最后,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你的感觉,被严重破坏了吗?你所最有感觉的领域,是不是的确没被破坏过?
给孩子爱,也给孩子自由

文章转自:公众号《月小姐的花园》

参考资料:武志红心理学课程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给孩子爱,也给孩子自由

    一、“野孩子”的故事 二、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是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提出的概念。...

  • 2020-11-27爱与规则的边界

    9.12线下学习笔记 ——爱与规则的边界 爱、自由、规则 给孩子爱,给孩子自由的同时,请先教给孩子规则;要求孩子独...

  • 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

    小的时候,妈妈怕给我洗头扎辫子麻烦,从不给我留长头发,我上初中前一直是很短的头发,可是我特别羡慕女孩子扎辫子… 有...

  •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教育,给孩子爱,给孩子自由。爱容易给,自由,好像没有那么容易,我们总想教点他什么,我们总想管着点他什么,你要这样,...

  • 给孩子自由给孩子信任

    我是一名哺乳指导,一名睡眠育婴顾问,一名正在学习蒙氏教育的妈妈,我是从孩子出生才开始了学习和成长之路,一直磕磕绊绊...

  • 给孩子爱和自由

    小朋友在三岁至四岁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敏感期是执拗,垒高,色彩,语言,诅咒,追求完美,剪贴图,藏,占有欲,逻辑思维,...

  • 给孩子爱和自由

    #挑战一年200本书#(38|200 )《捕捉儿童敏感期》 金句: 1.0-6岁,儿童就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

  • 关于教养中的自由

    一、对自由理解的误区 1、现状 现代教育中的父母因为“给孩子爱、给孩子自由、给孩子美好的教育观”进入家庭后,以他们...

  • 把华德福带回家3

    如何给孩子爱与自由? 给孩子自由之前,孩子必须要知道界限在哪里? 如何惩罚孩子?如何界定哪些行为是犯错误?哪些是不...

  • 给孩子自由

    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会做的事情。---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例如:在孩子3岁以后,如果父母继续为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孩子爱,也给孩子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gh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