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韩素静老师的文章 !
韩老师说 人怕被忽略 ,但也怕被关注 !
韩老师谈一次采访到六本专著 !
一练手感
说话有“语感”,写作也有“手感”。所谓“手感”,是指写作者能一边思考一边流畅地将所思考的内容写出来。
2007年,我写班级日记11万字;
2008年,我写下13万字;
2009年,我写下15万字。
看到这些数字, 内心 很是震撼!!
开始写作时,写什么内容并不重要,无论班级内的琐屑小事,还是课堂教学的得失,只要内心有触动,皆可以成为练笔内容。
第二阶段,练“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想文章有深度,就必须让思维有广度、深度和灵活度,具有辩证性。
为了完成作业,强迫思维往深处和宽处拓展。在这拉拽的过程中,我”拉长”了文章,也打破了惯常的思维。
看到这里, 我想到自己的简书,今天有内容的话 稍微写一点, 明天没有内容的话, 就搁置了 !
这样看来, 我根本就 走不出自己的思维惯常!
第三阶段,练“语言”
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朴素的事情,比起文学写作来,教育写作需要的是朴素和本真。
作家王小妮在《上课记》中说,没有力量的作品,也许能靠好词好句起到化妆品的粉饰作用,而扎扎实实的写作恰好相反。
朱永新先生也曾说,专业写作是学术性写作而不是文学写作,因此更注重事实、学理和逻辑,强调客观地呈现问题,反对任何形式的抒情化、浪漫化写作。
教育写作,就是运用最朴素、最简单的话语写出原生态的教育现象。评价一篇教育文章优劣的标准,不是看辞藻是否华丽,语句是否优美,而是看内容是否鲜活,立意是否明确,见解是否独特。
第四阶段,聚焦一个主题
当写作有了一定的基础时,我们可以聚焦一个主题进行专题写作。
同样,教师也可以聚焦班级活动、班级文化、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书写,让自己的文字更有系统性,避免“百衲衣”的作品出现。
从一次采访到6本专著出版,我走过了练“手感”、练“思维”、练“语言”、聚焦一个主题四个阶段。
看到韩老师的这次专访 ,内心深深的震动 让文字,让写作 为我们的朋友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