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网络,作者,兰保民,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2015年读后留存
DSC00667.jpg就语文学习来说,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观点,就是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兴于童年,立于少年,成于青年,这个发展过程,基本对应于小学、初中、高中以至更高的发展阶段。
就是说,在小学阶段,要让孩子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习惯,能够喜欢阅读,乐于写作。
到初中,就要让孩子多读多写,对语文学习形成正确的态度,具有比较丰富的积累。
到高中阶段,随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在语文学习上就要关注他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视野和深度,着力锤炼他阅读和写作的品质,包括语言品质、思维品质、文化品质和审美品质,而品质的背后则是价值取向问题。
可见,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确实非常重要。照我看来,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多读多写才是硬道理。
壹.为阅读设个底线
当前,迫于升学的压力,家长往往不太重视孩子的阅读和写作,尤其是阅读,认为这太花费时间,倒不如多去补补课,做几套题目。这种现状是客观存在的,很多家长嘴上不愿承认,理智上也认为这样做不好,但行动上却自觉不自觉地会这样做。
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的孩子,身体发育变化很大。其实,相比身体,他们精神上的发育和变化更大。作为家长,在饮食上肯定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孩子,想尽办法给孩子添加各种营养,让他们身体长得棒棒的,但对其精神发育方面,却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
精神上的发育,看不见摸不着,好像虚无缥缈,其实却不然。这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和底子,这个底子打不牢,留下的亏空,今后即便努力去补,也往往会事倍功半。
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中主人公阿廖沙“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讲的就是在他精神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如饥似渴读书的情形。
人饥饿的时候,对食物的需求感会特别强烈;同样,精神上有饥饿感的时候,他就非常渴望能够读到合适的图书。
不同的是,生理上的饥饿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人就会死去;而精神上的饥饿感如果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慢慢地变麻木,最后也就没有这种饥饿感了。
不幸的是,这种饥饿感的消失后果很可怕,那就是精神上的枯竭。所谓“学然后知不足”, 就是从正面讲了这样的道理,越学越会觉得有学不完的东西,越读书越会觉得人生之神奇,社会之丰富,世界之广大,历史之深邃,文化之精妙,于是便越想去探个究竟,于是精神的天地便日益阔大起来。
所以,千万不要限制孩子阅读,而是要呵护他阅读的兴趣,积极鼓励他广泛阅读。
有的家长很担心,当前文化形态芜杂,书籍良莠不齐,阅读渠道多元,很怕孩子万一选择不慎,读了不该读的东西,会受到坏的影响,这种担心当然不是多余的。
但是如果限制太多,这也不能读,那也不能读,到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什么也不能读了,于是孩子干脆便什么也不去读了,因为他慢慢被你弄得麻木了。
其实,人的生理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不管是哪种营养,只要是健康食品,就可以来者不拒。精神成长当然也需要多种营养,所以,就像饮食一样,阅读首先不要设置太多的限制,而只要设置一个基本的底线——“健康无公害”——就行了。
只要不触碰这个底线,还有什么不可以读的东西呢?古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识音”,总是要首先大量的阅读,而后才能形成积淀,才能有所选择。
贰.让孩子产生饥饿感
智慧的家长,不仅不会反对孩子读书,而且还会想法设法让孩子保持一定程度上的“饥饿感,或者让他产生一种“饥饿感”。
这其实挺难的。
当前,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学生可读的东西都不缺,不像农村的孩子,更不像朱学勤在《从“娘希匹”到“省军级”》一文里讲述的下乡知青对书籍的渴求。
阅读渠道也非常多元,手机、电脑、Pad、Kindle,等等,简直可以说是无处不可阅读,无时不可阅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像原始人一样,“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时尚、娱乐类型的作品,往往会更愿意接受。这是事实,不容回避,也无需抱怨,一味抱怨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聪明的老师和家长会正视这样的现实,因势利导,让孩子去读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前一段时间,电视上热播《平凡的世界》。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他没有刻意反对孩子看电视,但是当“田润生”这个人物出现以后,他与孙少平的深厚友谊让孩子很感动。
于是爸爸就告诉孩子,“田润生”这个人物在原著中是两个人,这另外一个叫“金波”,并讲了一段两人的故事,这让孩子很感兴趣。很快,他就开始阅读原著,不再满足于看电视了,因为电视的节奏太慢,赶不上他阅读的速度。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家长的话不一定愿意听,老师的话也不一定听得进去;但是同学或“死党”之间却很有共同语言,只要是“我们同学都怎样”,那么“我就要怎样”,否则他就感到融不到这个群体里面去,就有不安全感。
这种现象,符合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用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的术语,就是说他们正处于“并喻文化”的阶段。
现在,很多家长都建立了“微信”朋友圈,据我所知,这个朋友圈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当然有时也会互通信息,商量着怎样对孩子实施“围剿”。
真正富有教育智慧的家长当然不会共同对孩子实施“围剿”,而是会互相配合,帮助孩子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一个孩子之间的“并喻文化圈”。
比如,你家的孩子正在读《世说新语》,不妨买几本送给其他的家长,让其他的孩子也来读一读,再帮助孩子们组织一些与此相关的活动。
其实,学校和班级成立“文学社”、“读书会”等社团组织,其目的也在于此,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把课上得精彩外,往往非常重视学生这类学习社团的建设和活动。因为这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从而产生一种“不言而教”的效果。
叁.刻录成长的足迹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成长是要留下足迹的。有足迹可循的成长经历,才让人觉得有生命的质感。
所以,用笔记下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仅能够逐渐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就是说提高语文水平,而且会让人觉得,心越来越灵了,眼越来越亮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觉得怦然心动,诗意盎然。
所以,除了多读之外,还要多写,用文字刻录下成长的足迹。
我用了“刻录”这个词,目的就是要突出“生命的质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语言的动物,正是因为有了语言,我们的成长过程和其中的一些细节,才彰显出意义来。
因此,刻录,不仅仅是简单的“记述”,关键是要留下成长的印痕,要把成长过程中值得留存的、能够滋润心灵的东西,借助于语言而沉淀下来,鲜亮起来,成为生命成长的质素。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写作都是有意义的,比如说,纯粹应试套路的写作,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写作,与“机械操练”式的“阅读训练”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纯技巧层面的,没有灵魂参与的语言行为。
而语言如果抽空了情感、驱逐了灵魂,不就是毫无意义的符号了吗?这样的符号,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来说,有什么实际价值呢?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只能是浪费、误导乃至摧残孩子的生命!
当然,功利的现实谁都无法回避,任你再英雄,中考面前也不敢太“任性”,因此中考作文的套路还是要练一练,有这种苦衷自然也是不得已。但是一个初中生,如果整整四年全都在被逼着演练“校园”“社会”“家庭”“自我”四个板块的套作技巧,简直是岂有此理!
所以,要让孩子在多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写,最好是能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当然,这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很难,不仅仅是习惯的养成上很难;单从时间上来说,孩子的学业负担普遍比较重,要保持写日记的习惯,自然也很难。
但不管怎么说,要引导孩子让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同步,要“有我”的写作,而不是“无我”的写作,要“有心”的写作,而不是“无心”的写作,要“生活”的写作,而不是“概念”的写作。
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所写的东西,有记录生命、留存记忆的价值。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回头重读自己曾经写下的这些文字,会想起少年时的一件往事,一处细节,一桩心事,一段心情。
古人说“修辞立其诚”“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今人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说的都是写作不仅关乎文品,而且关乎人品。因此首先要关注写作的“真”。
当然,孩子之间肯定会有写作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开始时对孩子不必要求太高,先写起来再说。从“写起来”到“写完整”,从“写完整”到“写具体”,从“写具体”到“写生动”,从“写生动”到“写精彩”,总能找到一个不会感到特别费力的起始点。
在这样一个起始点上,多动笔,勤写作,然后在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地锤炼语言、锤炼思想,从而让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总之,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积累,不仅积累知识、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积累思想、积淀心灵。阅读也好,写作也好,都是旨在“厚积”,以期“薄发”。
庄子《逍遥游》里说得好:“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只有在初中阶段有了丰厚的语文积累,人生的舟船才能在未来的航线上扬帆远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