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和“忙”

作者: 静观水田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23:31 被阅读0次

正常上班期间,每天都感觉非常忙,忙了这还要忙那,有时还要把工作带回家。那么,休假呢?休假总该有“闲”吧,但事实证明,休假和上班一样忙,好像休假比上班还要忙,我曾经无数次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我就可以过得悠闲自在、不慌不忙?

整理一个星期每天所做的事情,就会发现,周一和周五需要做的事情变化不大,但心里感觉周一比周五忙,为什么?仔细想想,做同样的工作如果心存焦虑就会感到手忙脚慌。如果感觉到即将结束就会充满激动和喜悦,心里就会从容不迫,心理的焦虑程度决定我们感受到的“忙”或者“闲”。

每个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做多少事情就感觉到“忙”,做多少事情就感觉到“闲”,其实这没有定论,有的人干活十小时不觉得“累”,有的人干活 五小时就感觉“累”,原因何在?对所做工作的热爱程度不一样,有人从工作中找到乐趣,有人被动地谋生,找到乐趣者感觉工作“轻松自在”,被动谋生者感到领导同事总和他“过不去”,总感觉自己忙忙碌碌干的活多而别人总比自己干得少,经常心里不平衡,越是心里不平衡越是感觉自己又忙又累。因此,“忙”和“闲”取决于对工作的热爱程度和是否发现工作时的乐趣。

十九世纪末期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提出8020定律,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事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的基础上的。他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这个原则应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我们应该关注关键的20%优先处理,其余工作应该高效常规完成,因此,工作中的“忙”与“闲”取决于我们是否抓住关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忙”和“闲”的感受,还在于做事情时的心态。“忙”字是形声字,左边的形旁是“人心”,右边的“亡”既是声旁也具有表意功能,一个人内心丢失就感受到“忙”,“闲”是“门”里面一个“木”,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是栅栏,后引申出马厩、范围(常指伦理道德规范)等多种意思,即为有了规范就“闲”了,即制定出准则,因此,我们做事情时要善于用心,制定规范准则,我们就有“闲”了。

“忙”和“闲”是相对而言,完成了自己该做的重要事情就可以享受“闲”了,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以致丢失内心,魂不守舍,时时感觉到“忙”。

最理想的人生状态是在气定神闲中有条不紊的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让人生充实,是“闲”也是“忙”。

相关文章

  • 忙和闲

    忙者,心亡,灵魂追不上肉体,形同机械; 闲者,病生,肉体装不住灵魂,行尸走肉。

  • 随笔:忙和闲

    人闲一点好,还是忙一点好?我想,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状态,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 曾有一段时间,单位里的工作特别的忙...

  • 闲非闲,忙非忙

    文/蔡永俊 关于写一些感受,领悟类的文章,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duang !!...

  • 忙的忙,闲的闲。

    冬天能见到阳光,是一件开心的事,温暖的阳光绿色的草坪,几个孩子在草坪上玩耍,有的在草坪上滚了几个圈,还有的三五成群...

  • 暑假的忙和闲

    老师,最盼望的就是假期。心心念念,暑假可以轻松一些,最起码可以暂时不必跟那些熊孩子累心,不必上课、判作业、评试卷、...

  • 忙和闲的杂谈

    常听现在人们抱怨太忙了,没有一点儿私人时间,似乎闲就是一种难得的境况。可在我看来,忙固然有它的弊端,可从投入产出比...

  • 2018-09-04

    忙,有很多种。有用的,无用的,忙着生,忙着死…… 闲,也各式各样。无聊的,轻松的,手忙心闲,气定神闲…… 忙和闲能...

  • 忙与闲

    忙,忙的不可开交 忙,忙的乌烟瘴气 忙,忙的头昏脑涨 忙,忙的不知所措 闲,闲的忘乎所以 闲,闲的四脚朝天 闲,闲...

  • 闲忙

    将一旁带着洗衣液味道的小毯子拉到肚子上,拿着手机却不知道该点开哪个软件,QQ消息都是兼职群和资讯,微信消息...

  • 闲·忙

    最近很是忙碌,是闲忙。 在大学后,空余的时间多了,想干的事也多起来了。不能说自己要如何的追求成功,在生活中感受满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和“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k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