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标题,说马云开除了一位培训师,因为他在培训课程中,给员工举了:把梳子卖给和尚的例子(没有看过这个故事的童鞋,可以到搜索引擎搜索了解)。
我曾在多本营销书籍里看过这个案例,这位培训师以此为例,当然是为了给学员灌输灵活变通的营销模式,变不可能为可能。
我们在网络推广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广告投放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把商品强行推荐给根本不需要的人。
虽然成功把梳子卖给和尚,并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延长合作期加大订单量,那位销售员看起来很厉害,但是,与其费劲心思的在和尚身上下功夫。
不如去了解真正需要梳子的用户,对梳子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改善产品质量和功能,针对性营销,才是上上策。
小狗钱钱里也给我们可以赚钱的建议,就是尝试为别人解决一个难题,那么你就能赚到许多钱。
梳子对和尚来说本就是多余的物品,当然也不会是和尚的难题。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把需求强加给用户,就是我们说的聪明的脑子没有用在正处。
还有多少故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让我们叹为观止、望尘莫及的呢?
每次听【逻辑思维】的时候,都能get到新的想法和创意,让我脑洞大开。
就如刚听过的那期歪理邪说,很多论据都与我们之前吸收到的知识相违背,我们长期被灌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爱护地球】以及珍惜水资源、石油资源、贵金属等等一系列的环保观念,我曾经是这些观念的忠实拥护者,听了那期之后,我觉得罗胖说得很有道理啊,当然并不是说我因此就放纵自己了。而是,我接受并认同这种突破传统局限的思维方式。
还有一期节目里,罗胖说,我们觉得中国小孩子的应试教育,只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中除了【智】以外的其他4项技能的提升。
西方的小孩子从小就是各种玩耍,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重视学习。
对比之下觉得中国的教育简直low爆了,导致很多中国大学生高商低能,都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够完善,约束了孩子们的发展。
殊不知西方国家的小孩子各种玩,也是为了完成应试教育。
他们必须在完成文化教育之外修满艺术体育等学分才可以继续升学。
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觉得西方国家的孩子全方面发展,分分钟秒杀国内的孩子,那么反过来看,如果一个出生在西方国家的孩子,他只喜欢文学或者数学,不喜欢美术音乐或者各种体育项目,他在西方国家的教育环境下,也是很难生存的。
我并不是【逻辑思维】的忠实拥护者,但是,我尊重他们打破传统概念的思维方式!
被传统文化知识过度洗脑的我们,既然有机会接触到辽阔的互联网世界,吸收各种开放性思维和概念,也是一种幸运。
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墨守成规,改变一种思维方式,自己认为对的就去做,认为有误的不妨仔细辩证一下,再做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