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共读,陶行知老先生的学生自治一文,很是震撼和受益。坦白讲,对于陶老,闻名已久,也心生敬仰,却一直没真正去研读老先生的文章,内心里,多少还有点嘀咕,未必,近百年前的教育思考,现在还有多大价值?
真正读下来了,才发现,陶老文章的风格,很平实,基本没用什么生僻字,也不刻意讲究文采,但构局严谨、思路清晰,既有科学理论的深度,又有人情世故的洞明。陶老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从定义划定边界,以正反来加以论述,虽主题围绕学生、老师、教育,行文中却时时点明:学校就是社会,教育不只关学生、老师。陶老以教育家闻名,他的思想其实关注的是普遍的人性,他的视野也远超课堂和校园,而是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不限城市,无分乡野。
陶老的这篇文章,最震撼是收尾一段,“当件大事来做,方才可以成功;当个学问来研究,方才可以进步;只做到这两点还不够,必须把事办到一定高度,让参与的和旁观的,不能不欣赏它,爱慕它”。这段话,已不仅仅是谈教育了,这实在是对人性的深刻认识,更是顶级的方法论分享。
如果对自己真诚,细心体察,就会发现,我们做事做人的区别对待,其实是从起心动念的那一刻开始的。正如陶老所言,“当大事来做,方才可以成功”,很显然,这是功利心动了,是有价值的事,必须认真对待,全力去做;“当个学问来研究,方才可以进步”,这一定性,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研究学问,当然要反复打磨,不断推倒重来,怎么会不进步呢?“让参与的和旁观的,不得不欣赏它,爱慕它”,到这个程度,就无敌了。人对于真正美好的东西,他是不会设防的,一幅完美的作品,一段优美的旋律,天际的彩虹,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但凡觉知力还在,总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和爱慕。
举个例子,拿我们熟悉的手机来说,十几年前,大家挑手机,一般会在品牌、功能、价格等等方面来理性考量,但到苹果手机一面世,规则变了。苹果手机以当时碾压式的唯美设计登场,一亮相,就惊艳全场,什么品牌历史、文化,什么功能强大,什么价格优惠,这些理性的考量还没开始,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欣赏和爱慕,那股巨大的感性力量,已占据大脑。我们人性就是如此,理性和感性在交织起作用,如果没感觉,那就计算咯,比较啦;如果对味,很喜欢,哪还会去计算比较,有几个人在真爱面前能保持理智的?还不都是智商归零,甘心情愿投降,“都是你这个冤家”。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宋国有个家族,发明了一种冬天洗衣物不伤手的方子,世世代代靠这法子劳作赚钱。有一年,遇到一个吴国人,出重金来买方子,族里讨论后,决定卖了。这个人买走方子后,找到吴国的国君去游说。等到那年冬天,越国来侵犯吴国,吴国国君任命这个人来做统帅,率领吴军和越军水战,大败越军。于是,吴国国君赏赐了一块土地给他。庄子总结说,能“不龟手之药”,是一样的,有人世世代代要靠它劳作,有人却靠它得到封赏,世代可以坐享其成,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就在于,懂了原理后,如何用。
陶老的文章,就是讲明世间运行的规律,以及人性的真相。乔布斯的做法,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应用陶老的理念与思想,只不过,陶老是无偿地传播真相和智慧,而乔帮主呢,他是利用人性来给自己公司盈利。我们不妨这样学,读陶老文章,从理论思想境界上提升自己,看乔布斯的商业运作,从真实的案例中体悟、揣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