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作者: 726fd54cb168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21:38 被阅读25次

    上周五,也就是2017年12月8日的早上,我来到办公室,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挂上QQ,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不久,我看到我QQ上名为“作文聊天吧”的群里,一排排下来,都是这样的一条信息:

    于老师一路走好!

    看到这条信息,我非常震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我赶紧翻看前面的聊天记录,直到发现了这条信息,才最终确认是真的。信息内容如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敬爱的于永正老师,今天凌晨六点零二分因病去世,享年77岁。于老师是小语界的楷模。于老师一路走好!

    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在读于老的文集。他的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他的很多关于语文教育的看法,让我有拨云见日之感,从此找到了语文教学回家的路。故他的书,我一看就爱不释手,深有相见恨晚之感,心里还想着以后一定要去亲自登门拜访一下呢,没想到如今竟传来他去世的噩耗,这怎能不令我震惊呢?

    就在上周四下午的语文科组会上,我还把他写的《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以及《也谈语言积累》的两篇文章,复印给我们初中的全体语文老师学习了呢!没想到他周五早上竟然就离我们而去了。

    犹记得我在读大学时,我的老师潘老师曾经跟我说:“如果你想在教育领域方面有点成就,你一定要去看看魏书生的书。”于是,向来就很听老师话的我,就把魏书生的书买来看了。后来,出来工作后,在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读到了于老的一篇谈语文教学的文章,十分喜欢,于是就立刻在网上把于老的书全部都买回来了。结果,越看越喜欢。

    他的书之所以让我乐读、爱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的文章不是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而且,他书中所写的,全都是他自己的故事、经验、体会和感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拾人牙慧,更没有抄袭。偶尔引用别人的话,是因为他(她)说得对,引起了我的共鸣,或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而已”。

    正因如此,所以,他的很多话儿,都说到我们一线老师的心坎里去了。读他的书,我能很容易就产生共鸣。可以说,除了魏书生老师以外,于老是语文教育界中,第二个我最佩服的人了。我敢说,如果之前能早点看到他的书,我的语文教学之途绝对能少走很多弯路。

    因此,虽然,我从来没能有幸当面得到过他的亲自指导,但因为读过他的书,信服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佩服他的做人、敬业和钻研的精神,故我从心里上,早就已经把自己默认为于老的学生了。所以,当我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时,心里真的很震惊,在伤感之余,就想要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和敬佩之情。于是,有了此文。在此之前,我从未主动去为一位从未谋面、素不相识的已逝之人,写纪念的文章,于老是第一个。只因为,他是我永远的榜样和偶像,值得我用一生去怀念。

    先生一生手不释卷,勤思肯钻,笔耕不辍,如今,斯人已去,虽世间再无于老,但正如海德格尔说的那样:“语言是存在之家。”先生一生积累的教育智慧,已留在了他的《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两书,以及包含有《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于永正:忆师友、谈人生》、《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Ⅰ(阅读教学卷)》和《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Ⅱ(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六本书的《于永正文集》里,成为了中国语文教育界永远激励后学,指导我们语文教学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远的怀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xb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