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的母亲慈圣皇太后去世后,礼部立即郑重地制定了丧仪,宣布全国居丧27日,臣民全部服丧,帽子上缠以白布,全部京官一律披麻戴孝,不许穿着朝靴,而代之以草鞋;摘去纱帽两翅,而代之可以,草鞋摘去纱帽的两次,而代之以两条下垂至肩。大小寺院鸣钟30万响,昼夜不息。三日之内,四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其夫人分批整队前去慈宁宫举行礼仪上的号哭,号哭15次,全部人员动作协调,一哭皆哭,一止皆止,有如交响曲……
人们看得很清楚,慈圣太后之所以被隆重追悼,并不是她个人引起了如此广泛而深沉的哀思,她不过是形式上的一个代表。她的丧仪象征了全国臣民怀念慈母的养育之恩,也表现了他们对皇室的忠悃……
外在的形式并不是因为内在的实质有多重要,而是源于形式被多少人需要。而这一种表象的形式,又被多少人利用,用于蛊惑更多人心,以达到束缚更多人的思想。
很多人就是被这种形式所蒙骗,而后又被牵制着思想走的,继而又形式着别人。
曾经有人走街串巷宣传毛泽东思想。又是放电影,又是发画像。称自己是有毛泽东的亲孙子毛新宇组织发动的,自己是毛泽东思想宣传的志愿者。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我很是感动。以前这类街头卖艺似的小商贩是很难吸引住我的,但一听说是宣传毛泽东思想,我被深深吸引了,应该是对毛泽东怀有深厚的情感吧,或许我心理还刻骨铭心的记得: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才是70后,更何况60后50后的人。志愿者周围围了一圈人,除了几个无知的顽童,就属我最年轻,其余的都是老人。他对毛主席思想倒没讲多少,却一直在讲毛主席有多神乎。听的我甚是好奇,最后才扯到了主题:毛主席这么神,最好请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神像来奉供。最后终于脱去了宣传思想的外衣,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商贩。有人不买神像,那个所谓的志愿者还嘲笑人家不尊重毛主席他老人家;而一种他认为无比正确的思路就是:如果你真尊重毛泽东他老人家,就该买尊神像回去。而实际上,我们对他老人家的尊重,压根儿与买不买你的神像没一点儿关系,这完全是两码事。他就在利用人们对毛主席的尊重以达到自己出售神像的目的。小商贩用宣传形式,披着尊重毛主席的外衣,达到自己赚钱的躲在角落里不敢声张的骗人目的。毛泽东地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恨这种不忠不孝的小人的。
我当时还加了这位所谓志愿者的微信,打开他的朋友圈,才发现他晒的都是与玉石有关的内容,没有与毛泽东思想,或者毛泽东志愿者有关的信息。他其实就是一位新型的江湖道士。
外在的形势,总让人乐此不疲。就拿养生工具来说吧,最初吸引大家眼球的的电床电椅让无数老人为之痴迷,痴迷一段时间就醒悟了,因为那东西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而现在的养生工具再穿新衣,养生桶再次让人们深信,又对养生产生了新的希望,层出不穷的花样让人眼花缭乱。还有每天等着免费体检的人排成长长的队伍,让许多没有参加的人觉得,这是不是应该有效?这些迹象往往会让人心动,乃至行动。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位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的讲座。天马行空的教育理论,让人顿觉天花缭乱,最后表明他此行的目的是招收演讲选手。任谁在他这里都可以被培养成演讲天才,价钱是1.98万。对这个小县城而言,这无异于天价。他见大家犹豫,就很不屑的说:难道你孩子的前途就不值1.98万?听到这话,很多家长纷纷上台报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值1.98万,甚至不至于就1.98万。而问题的关键是你的演讲教程值不值1.98万。专家是在偷换概念。现场的人都被热烈的欢迎场面,专家滔滔不绝的演讲所吸引,再加上会场狭小密闭,哪里还顾得上思考专家此行的目的呢?这专家也是打着免费听讲座的外衣,揣着一颗发财的心,引领大家的思想逐渐进入他设计的套路上来的。来听讲的人都由最初只被形式吸引而到最终的行动,专家对听众一步一步完成由形式到实质的伟大引导。
生活中,我们不仅被形式,而且自己也在主动形式着。排场的婚嫁花费为婚后生活的拮据埋下伏笔;一身名牌,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空虚与不安。很多人总是很羡慕紫禁城的奢华气派,可每一位帝王都深感住在这里如同蜗居牢笼。外在的形式不仅吸引眼球,也如同枷锁,让人难以舒展,圈禁了身心。换一个很多人熟知的比喻,穿高跟儿鞋走起路来如迎风摆柳,可谁脚疼谁知道,高跟鞋对身体的伤害又是可见一斑。形式,收获了体面,也付出代价,
如果别人重于形式,或许是想通过形式吸引眼球,以达到到暗度陈仓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自己重于形式,则应该检测一下内心的安全系数。如果没有内在的虚无何须用外在的形式来支撑门面。外在的形式,如同枷锁,让人如同带着镣铐跳舞,那愉悦是很难有的,希望我们都不要注重外在的形式,而是用自己最真的情感体会自己的内心。
释放身心,就从解放形式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