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川月
独处时,我常常迷醉于春天枝头绽放的花朵,那么烂漫;迷醉于夏天树枝上伸展的绿叶,那么蓬勃;迷醉于秋日墙角吟唱的鸣虫,那么惬意;迷醉于冬日天空飘飞的白雪,那么洒脱。闲暇时,我喜欢注目清晨空中飞翔的白鸽,注目午后叶片上跳舞的阳光,注目傍晚天边舒卷的云霞,那么的轻盈、自由而快乐。
人是万物之灵。相比于自然界的其它形式的生命,人类有丰富的思想,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掌控自己的行为,从理论上,这是何等的自由。
然而,自古以来,生命绽放得自由而快乐的人又有几位?屈原披发行吟泽畔,他的生命是孤苦的;李白散发任弄扁舟,他的内心是失意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他的情怀是悲愤的……虽然曾有貌似悠闲而采菊东篱的陶渊明,但谁又能知道这份淡泊的背后潜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纵然还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可又有几人能看到这份旷达经历了几多仕途的起起落落?
时间的河流自远古悠悠而来,几千年的时光,不但没有冲走人们心头的那层忧郁,反而愈积愈厚了。快速的生活节奏,剧增的生活压力,功利的生活态度,使得人们越来越背离了自己的本性。
有些人控制欲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越来越膨胀。他们不但掌控自己,还想掌控他人,不但想控制他人的行为,还想掌控他人的思想。但这些人忘记了一点:对于人这种生物来说,你可以控制他们的言与行,可以限制他们身体的自由,唯一掌控不了的,是他们的思想,充其量只是给他人的心灵增加一些痛苦罢了。
为了生存,许多人虽有行动的自由却无法让心灵自由舒展,纵有丰富的思想却不自主地受缚于他人的想法。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忧愁、苦闷,以至于无法排解,最后抑郁。心理医生应运而生了。他们运用各种法术去排解人们内心的郁闷,千方百计去解救这些被困的灵魂。
但灵魂的救赎最终靠的是自己。人不可过于执著,不能盲目苛求。要明白“某事之力在己,成事之机在天”。纵然天空不如从前那么湛蓝,小河不如过去那么清澈,鸟儿不如以前那么繁多,但毕竟还有蓝天,还有流水,还有鸟鸣,还有依然开得那么灿烂的花儿。这些,难道不都是值得为生命而欢悦的理由吗?
能够救赎自己,心灵才会自由,人生才不会徒增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