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564705/08d4757aa91e16b4.jpg)
起心動念,念念觉察。
我喜歡早上运动沐浴,多年来淋浴时便是我和自己的身体对話的最佳独处方式。触碰自己的每一寸肌肤,我會深深地感恩它們如此的完好,感恩身体内无以計數的細胞宝宝們,謝謝它們的陪伴和滋养。謝謝健康完好的身体陪伴了我这么多年,而正因它的完好才托起了我独特的灵魂。心所安处,便是幸福之所在。我对自己說:"感恩親愛的你活出内心和平之美,感恩自己活出自在之美!"
我接納并愛我自己!
每天链接,共振完身体和細胞与内在对話后,我便會照鏡子。當然先是照見外在的自己,相由心生,我問問自己:親愛的,今天你愛自己几分?你接納自己又几分?今天我們的時間轴怎樣安排你才感覺好呢?然後再問問内在的細胞宝宝們,今天我为你做點什麼,能让你感覺更愛自己,感覺更好呢?
我享受这樣的方式和自己对話,除此之外,我还享受独处:讀書、喝茶、写字、瑜伽⋯⋯
如果你也想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不妨试试这樣的方式来践行愛自己:照镜子和独处。照镜子是为了从中看清自己真实的状态。独处是为了学会和自己做朋友,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反之,如果你自己都不愛自己,不喜歡自己,凭什麼让别人来喜歡一個連你自己都不喜歡的人呢?好好愛自己,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吧!
昨天是家庭日,我們搬来這個住所也才一個多月。然而我們家仅7岁的弟弟,却交了一群朋友。小朋友們會自己上門来找弟弟玩,時而楼上時而楼下,孩子們毫不拘束,顯然其乐融融。出於对生命的好奇,我想細細品味一下孩子們都在一起乐什麼?怎麼个乐法?
原來孩子們是在玩模仿遊戲(一個線上遊戲),弟弟把他有的所有配套枪支类玩具設施全部分享給大家,然後定規則一起進入了遊戲角色。
在一陣騷動后,一哄而散,一搶而空,這時家裡的奶奶说話了:玩具都是新的,全拿下去會不會丟了?然而孩子們早已跑远無人回應,當然包括我家的弟弟。于是乎老人家就開始在樓上叨念:怎麼能让一伙小孩来家裡自己挑玩具,一拿就全拿走,這肯定會丟掉了⋯⋯
我聽到后沒有回應,我想了想玩具是買來給自家孩子一人玩的?還是他有权主张用什麼方式玩已属於他的玩具呢?然而关于老人家的話我又聽到了什麼?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他自己的人群和圈子,這勢必是人類成長的過程和体驗,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是需要活在关系中去經歷自己和生命的,对嗎?
那麼是孩子良好的成長体驗重要,還是玩具本身更重要呢?想到這我嘴角上揚,对着老人家微微一笑。然而,老人家却不干了,更大聲地說:我还有事,腿脚也趕不上孩子,你們還不去看看?
我依然沒有出聲,只是默默地下楼了。出於对生命成長体驗的好奇,我寻声而至,来到了孩子們的战場。战場上孩子們热火朝上,兴致勃勃,个个生龙活虎,不亦樂乎投入其中。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内心更加釋懷,我問自己:這樣的投入專注,其樂融融的生命体驗可以用多少金錢來购买到呢?然而那些玩具儿又值多少錢呢?我放慢了腳步上楼了,对着目光中充滿急切的老人说:他們會还回來的!然後我径直进了自己的房間。也是不知过了多久的安靜,被外面的骚动聲打破了。
"回來了,還有玩具呢?⋯⋯"
只聽到弟弟的腳步聲愈來愈近,孩子推門進來說:"媽媽,還有一把什麼什麼枪和什麼什麼沒拿回来,他們還在玩,让他們再玩一會兒。"⋯⋯
在奶奶的聲音裡,我聽到了焦虑和担心;在孩子的聲音裡,我聽到了信仼和坦然。起心動念,念念觉醒。我告訴自己,這是孩子自己事情,玩具从买回來那一刻起也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小朋友們也是孩子的圈子。所以無論他用什麼方式,用什麼資源去和小朋友們相處,只要他自己有所担当,有所收穫,理應全然交回孩子生命的自主权和選擇权。
故,我淡淡地回應着孩子:"哦,媽媽知道了,你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玩具,自己決定。如果有需要媽媽支持的話,請告訴媽媽。"
"嗯,好。"孩子大聲地回應。
"婆婆,你别说了,相信我的朋友他們會送上來的。"又聽到孩子的聲音坚定和笃信。
⋯⋯
謝謝孩子們給我上了宝贵的一課!
我觉察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关注什麼,然後我觉察我说了什麼⋯⋯
我说的是关於黑暗与恐惧還是光明与喜悦?
起心動念,念念覺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