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女儿参加了学而思幼小衔接课程的面试。拿到成绩后,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是有一道题是所有试题中得分最低的。我看了看题目,认真反思:不能怪娃啊!谁让元宵节那天我们堵在高速路上,既没有像样吃顿元宵,也没有去那人满为患的夫子庙赏花灯,总之元宵节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当面试老师问娃元宵节是哪一天?和爸爸妈妈怎么过的?除了简单的回答了吃元宵,其他就没有其他了。
这个事情似乎在孩子脑海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园开学后的一天,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元宵节是哪一天?”班级里没有人说话,这时候娃举手:“正月十五!”话音刚落,老师接了句:“鼓掌!”全班同学一起拍手。当孩子跟我描述这个事情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小小的自豪。
这两次事件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太麻木。当我们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视而不见,而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当我们开始遗忘传统习俗,而这些习俗背后的精彩故事,是需要孩子了解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传承”吧。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遍遍地背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而我却完全不解这些文字背后的意义。最近因为和孩子一起共读《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绘本,才开始认认真真的和孩子一起重新认识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当你沉下心去认真思考的时候,才会发现古人的智慧真的让你佩服,比如这二十四节气。
从5月5日立夏这天开始,我和娃正式开启了节气之旅的奇妙体验。我们每到一个节气,就会聊聊这个节气的特征以及相关的习俗,并记录下当天的气温情况。
今天,2017年6月5日,芒种,气温:16-23度。
何为“芒种”
“芒种”的“芒”,指小麦等有芒植物开始收获,“种”则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谐音“忙种”,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将进入多雨的梅雨时节。
提到“二十四节气”,就不得不提“七十二候”。古代人“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每一候均对应一种物候的变化,有动植物的,比如“桃始华”、“鸿雁来”……也有非生物的,如“东风解冻”、“虹始见”……
对应芒种的三候又是哪些呢?一候,螳螂生;二候,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民俗
送花神
芒种时节,百花凋零,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来年再相会。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因为梅子酸涩,直接吃难以下咽,往往需要加工后再吃,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黄梅煮熟了吃。
和孩子间的节气互动
1、动动手——记录气温。
准备一个节气记录本,记录下芒种这天的天气情况——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当孩子较小的时候,可以采用一种更形象的表达:画两个简易温度计,并标注尺度,告知孩子温度数,让孩子分别在两个温度计对应的温度上涂色。等记录满一年,温度定格的瞬间能让孩子对于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有更明晰的感知。
2、动动脑——了解“芒”。
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认识农作物,包括我们,面对田间地头长的东西也是“傻傻分不清”,但是有时候留意一下身边,能发现不少野生的农作物。5月份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在校园寻找植物种子,就意外发现了野生麦子,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拿着野生麦子告诉孩子什么是“芒”,如果找不到,可以找些图片让孩子了解,并告诉孩子,这个时候农民伯伯正在辛苦的收割这些有芒的作物,比如小麦。
3、制作干花相框,送花神
这个时节花儿开始凋零,带着娃去户外寻找一些散落的花瓣,或者是自家养的花开谢之前的花瓣,夹在厚书中,10天左右,制成干花瓣。
自己随意组合图案,放入相框。定格美好的瞬间,或许是现代送花神的另一种表达吧。
儿童教育中形成共识的是——孩子应该多接触大自然。可尴尬的是,当我们带着孩子进入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因为我们自己就不是一个会欣赏自然的人。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自然变化总结出的一套规律,当你了解了这些,再走进大自然的时候,你和孩子都会发现更多的惊喜。是从哪一天开始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是什么时候,迎春花开了?是什么时候,冬眠的小动物们都开始出来了?……
这个端午,我带着娃去周边农村晃荡了一天,以前的我从不会注意到田间的麦子已经黄了,而这次我发现不少麦田都已经收割完毕。再看看时间,芒种快到了!
今天,和孩子一起来聊聊芒种吧,希望你能和孩子一起发现节气的艺术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