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老师展示了一个案例,并敲黑板希望我们学生能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 如果换作是您,也会像我这样难受(委屈和愤怒)吗?
2. 造成我心里难受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3. 当我向您咨询时,您会如何帮我?
4. 如果您拟使用RET,请展示一下您的咨询路径。
说起来,今天是最闲的一天,孩子跟朋友出去玩了,晚上的动车,十点半了还没回家,老公大学同学来了,他也一天不在家,我一个人逛逛当当过了一天。按说这么多时间,想干嘛干嘛,除了可以写作业,还可以完成好久之前就答应人家的微课初稿。
可是,想法归想法,最终一天下来,我啥也没做,倒是做了一件以前经常做但许久被压制的事,那就是抱着电脑看了一天电视剧,终于过足了瘾。
不想写作业就不写,让自己放纵一天。虽然觉得无聊,但也感觉挺快乐,毕竟今天的生活又回到了过去的轨道上,我找到了以前无所事事的感觉。进入习惯的频道是最不耗能的,一天吃喝玩乐,把作业丢到一边去,体重竟然上升了呢。难道能量也是有重量的么?
感觉无聊的时候,我脑袋里蹦出三个字来“空心病”,这是徐凯文曾经提过的一个词。它是有判断标准的,既然闲着,那就看看自己是不是呗,于是,搜到了七条标准: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即便他们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

搜完真的把自己吓了一跳,“空心病”真是病啊,像我这种偶尔一天无病呻吟的人离这个标准差远了,连个边儿都够不着。我顶多是一天不想干任何事情,起码还是有人生目标的,而“空心病”的人是要么放弃寻找有意义的生活,要么将自己囚禁于“意义”这件事里,却忘了切身感受生活当中、“意义”之外的一点一滴。
对了,今天看的电视剧是去年大火的《我的前半生》,我好像真是个迟钝的人,总是隔一段时间才能跟上大家的节奏。集数太多,内容也太拖沓,所以我就跳着看,看不全,记忆最深的就是大结局中贺涵离开后唐晶的那句话“再也不用努力活成他喜欢的样子,应该说是,我以为他喜欢的样子。”
多少人都是活在“我以为他喜欢……”的生活里,今天终于什么也不用管,想吃饭就吃饭,想看电视就看电视。哈哈,自由自在的日子真好!不过我也知道,明天是周一,自由自在只是一周辛苦工作的酬劳嘛。祝大家周一有个好心情去迎接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