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旅行·在路上旅行•中国东北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作者: 闻丁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1:57 被阅读158次

——破解资源型城市世界难题转型之路(13)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上图: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是亚洲第一、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是在露天采矿遗址上建立的集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科普实践、传统教育、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于一体的世界现代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阜新

1940年建市,市名源于“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处在东北亚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与环渤海的黄金海岸山水相依。

中国最早建立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电之城”之称。

2001年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过去为了国家发展争第一,多挖煤。现在成了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开始衰退,阜新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

为了发展,露天矿开采光了,向地下挖,越挖越深……101平方公里采空区地表下沉,五百多万平方米工矿棚户区拥挤成片。2000年,全市1/3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仅一个海州矿,最多的时候就养活了3万多工人。然而,仅仅半个世纪,“骄傲”就成“伤疤”。2002年4月,“亚洲第一大露天矿”海洲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

阜矿集团先后有23个矿井相继关闭,12.9万产业工人相继下岗,占职工总数的28.8%;19.8万城市居民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占城市人口的25%。

沉陷是所有煤矿采矿区的共性的难题。新邱区是当地沉陷问题严重的区之一,当地官员曾向媒体举过两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新邱区南部八坑处,一台吉普车正在路上行使,突然路面沉陷,吉普车如变魔术一般在路面消失。

当地一个叫黄凯的孩子正在路上行走,突然路面沉陷,孩子“像一块石头”掉进深不见底的废坑道里,当场被瓦斯熏死。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阜新矿产资源丰富,然而从1914年日本人染指阜新煤田到1945年阜新光复,掠夺煤炭资源,造成10万矿工死亡。仅阜新万人坑遗址就埋葬死难矿工7万多人。

下图: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碑,记录着这座城的血泪。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那些年当地居民反映更多的是:整座房子会突然“轰隆”一声,半陷入地下。采煤沉陷区给阜新造成的直接与间接损失超过15亿元,更威胁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一个老矿工宿舍居民区,随机走进一间还没拆除的老房子里,都能看到墙体的裂缝。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阜新市在被宣布成为第一个资源枯竭城市之前,市计委转型办就做了统计,阜新的13个沉陷区内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民房达2.8万户。消息宣布后,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安置沉陷区居民。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不仅痛,且漫长

阜新海洲露天矿矿坑长约4公里,宽约2公里,深度约350米。这个巨大的矿坑曾经是阜新人的骄傲。

半个多世纪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5.3亿吨,用装载60吨的卡车排列起来,可绕地球4.3周!

2001年3月30日,伫立在阜新大地上的东梁矿、平安矿、新邱露天煤矿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全面破产。

2002年4月,海洲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2002年6月,阜新矿务局所属的其他几个煤矿也申请破产。

1996年到2000年,阜新全市GDP年均增幅仅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当地经济结构单一,全市工业产值中煤电工业占了76%。

到2000年底,阜新每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156元)的城市特困群众占城市总人口的25.3%。

全市下岗失业人员15.6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36.7%,城镇登记失业率达7%以上,居辽宁省之首。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经过十多年不断探索,阜新市转型发展初见端倪并卓有成效

在阜新市区东面的群山上,成排的风机徐徐转动。站在山顶的风机脚下向市区眺望,巨大的海州露天矿横亘在眼前,提醒人们这座城市的过去。

阜新在城西建起了新的工业园区。新能源行业为阜新提供工作岗位5500多个。“15年回头看,我们的路径是正确的。”阜新市发改委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替代产业虽然个头还小,但成长的步伐已迈开。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华能阜新高山子风电场始建于2007年,是阜新最早建设的风电项目之一。场址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共有67台风机沿山脊布置,总装机规模达10万千瓦。

转型后的阜新市进入了风电时代。到2016年底,全市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达189万千瓦,占整个辽宁省的近30%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除了风力发电企业之外,处于风电产业链上游的装备制造业也在阜新找到了立足点。

这里有阜新经济转型的一组数据:

和2001年相比,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300多元增加至22000多元,煤电占比从49.8%下降至16.9%,装备制造业占比从4.8%上升到23%。

转型最大成效是把人的状态从谷底带了出来,增强了阜新人的发展信心!

下图:阜新市的高铁列车站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近两年,在全国煤炭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转岗分流的压力在阜新再次集中出现。新兴的风电行业是否有容量吸纳足够多的再就业?

我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上图:  瑞应寺三面环山,卧谷十里,大雄宝殿、大召寺、长寿塔、祈愿殿、活佛宫、哲学院等藏式佛教建筑群。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阜新市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很大。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阜新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资料来源:《南方人物周刊》等)

闻丁/2018年6月17日/重庆财富中心

相关文章

  • 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破解资源型城市世界难题转型之路(13) 上图: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是亚洲第一、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大型露天...

  • 【践行青春梦】(七)矿区地质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调查

    2001年12月24日,阜新市被确定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迄今为止,阜新市的转型之路已经走...

  • 在阜新,不能让自己太累

    阜新很小,生活在阜新的人都知道。远在外面的人可能一辈子连阜新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过,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也很难一眼就知道...

  • 枯竭or重生:淮北市打造中国碳谷

    ——破解资源型城市世界难题转型之路(21) 淮北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居淮海经济区...

  • 写作时灵感枯竭怎么办?

    对于资深作家来说,写作灵感枯竭,要么是死刑要么是浴火重生! 对于新手作家来说,写作灵感枯竭,要么过两天缓缓要么出门...

  • 画家徐子权:国画需要重点把握的三个问题之我见

    徐子权,男,1948年出生,辽宁阜新市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阜新市书画院画家。阜新市政...

  • 徐子权中国画作品

    徐子权:辽宁省阜新市人、阜新市政协委员。阜新市美协会员,辽宁省美协会员,第一职专美术高级教师。

  • 2018-10-14

    山西北京考察学习记录。 10月9日 第一站,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

  • 枯竭or重生:美国休斯顿转型

    ——破解资源型城市世界难题转型之路(12) 休斯顿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世界第10大港口,世界能源之都,经济和贸易中心...

  • 《地球重生》第一章 能源枯竭

    时间来到2079年,人类终于耗尽了地球母亲的能源。亿万年前积存下来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可燃重水。最终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枯竭or重生:中国阜新首批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h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