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现,产品或设计在跟程序猿提需求和方案的时候,偶尔会遭到吐槽。槽点包括:怎么又改需求、怎么又改回之前的版本了、这是什么脑残需求、这个页面太丑了、早说了那样设计更好,还不是改回来了......
先说我自己一段打脸的经历。
刚加入现在的团队,产品需要大幅改版,每天事情超多,自己激情满满,嗨的不得了。我很享受工作,看着工作上的产出会开心得不得了。即使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加班到半夜,也完全是处于(身体)痛并(心里)快乐着的状态(可能还是太年轻吧...)
所以那会儿,为了能跟着节奏,产品规划、需求排期、原型图、prd文档也在非常迅速的产出。大概过了1个月,当我开开心心的拿着这些内容跟技术过方案的时候,才发现日了狗了。。。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到不说,有些需求自己没想清楚就做了, 理所当然的做了。而且,为了赶进度,直到进入了开发周期时,还在梳理细节。还出现开发已经做出来的功能,因为改了需求推翻重写!
所以我到公司不到2个月,就犯了产品跟技术之间协作的大忌。。。然后就开始陆续被技术吐槽了。
起初听到吐槽,内心完全是蛮崩溃的。比如吐槽页面和状态缺失,确实是没有考虑周全;技术吐槽需求逆天时,没办法给出很合理的解释;吐槽设计稿很丑时,也是因为自己没有严格把控UI那边的稿子。。
虽然最后都顺利把问题解决了,但也是因为前期的产出比较粗糙,导致技术对产品存在不信任感(现在慢慢消失了),甚至后面有一些很简单的需求,都有可能会遭到质疑(虽然有质疑本身不是问题)。即使后面你非常确信一些处理方式很不错,也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们,这无疑会给自己造成一些额外的困扰。
UI设计师也会跟技术有一些撕逼,比如,吐槽设计稿丑的逆天,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我们的视觉设计师也会觉得:我有自己的专业,你有你的专业,我肯定是考虑了很久才这样做的blabla,你按照我的去实现就好了。
其实客观上来讲,岗位的不同造成思维模式的差异。产品对整体的把控、对用户的敏感度、对体验的重视,一般会比技术更苛刻;视觉设计师对配色、布局、页面节奏感这些更擅长,但逻辑性相对更弱;而技术的思维模式更直接,逻辑也更严密,对用户的敏感度虽然无法跟产品比拟,但至少能保证使用通顺,用最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所以,大家都知道产品、设计和技术需要有更多沟通。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鼓励技术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被吐槽,不要先反抗,觉得自己的专业和权威不可挑战,先听听他们的想法。如果觉得有道理,那么就去借鉴,不要担心这样会显得自己很不专业。如果他们说的确实有失偏颇,或者你不认同,那就用你自己的理由跟他沟通,给他解释清楚。
最后,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别人的挑刺也会促使我们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处理问题上更专注细致。在被他们吐槽前,就已经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如果能规避的则规避,无法规避的,说出原因。其实很多人对待自己和别人,要求都十分严格,这是好事,我们只有对自己要求跟严格,处理事情严谨,自己才有资格要求别人也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