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我的文学之魂
向伟大精神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致敬
2015.03.02
冥想的开端就是自我认识,就是觉察思考和感觉的每一个活动,了解意识的所有层面,不只是表层,还有隐藏的层面,深层的隐秘活动。要了解深层的隐秘活动,隐秘的动机、反应、念头和感受,头脑的意识层面就必须安静下来;也就是说,为了接收潜意识的投射,意识头脑必须静止。
表层的意识头脑被它的日常活动所占据,被谋生、欺骗他人、剥削他人、逃避问题等所占据——生活所有的日常活动。那个表层的头脑必须了解它自身活动的正确意义,并因此让自己安静下来。只是控制、强迫、规训,头脑是无法安静的。只有当它领悟了自身的活动,通过观察,通过觉察,通过看到自身的无情,看自己怎样与仆人、妻子、女儿、母亲等人讲话,安静、平和才能产生。
当表层的意识头脑这样充分地觉察自身的所有活动,通过那份领悟,它就自动平静下来,而不会被欲望的强迫或控制所麻痹。然后,它就会处于一种接收潜意识的暗示和提醒的状态,头脑有很多很多隐秘的层面——种族的本能、深埋的记忆、隐秘的追求、尚未愈合的深度创伤。只有当这一切将它们自己投射出来并获得了解时,只有当整体的意识被任何一个伤口或任何一段记忆揭开全貌时,它才处于拥抱永恒的状态中。
冥想就是认识自我,没有自我认识,就没有冥想。如果你没有时刻觉察你自己所有的反应,如果你没有充分意识和觉察你的日常活动,而是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在你的古鲁、大师的画像前静坐冥想,那就是逃避。因为没有自我认识,就没有正确的思考,没有正确的思考,不管你的意图多么高贵,你所做的都毫无意义。因此,没有自我认识,祈祷毫无意义。
但是,如果有了自我认识,就有了正确的思考以及正确的行动。有了正确的行动,就不会有困惑,因此无须祈求别人来引领你解脱。一个充分觉察的人,就是一个在冥想的人;他不祈祷,因为他一无所求。通过祈祷,通过控制,通过重复以及类似的种种,你会得到某种寂静,但那不过是种迟钝,使头脑和心灵退化到倦怠的状态,那是在麻痹头脑;而排斥,即你们所谓的专注,不会带你到达真相——没有排斥能做到。
带来领悟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如果有正确的意图,觉察并没有那么难。如果你对发现自我的整个过程感兴趣——不只是表层的那部分,而是你整个存在的全部过程——这样就会相对简单。如果你真的很想了解自己,就会检视你的心灵和头脑,了解它们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了解的意图,你就能了解。然后,你就能追踪思想和感觉的每个活动,不谴责也不辩护。通过追踪生起的每个念头、每种感受,宁静就会产生,那不是强迫和控制的结果,而是因为没有了问题和矛盾。就像一泓池水,每一个无风的夜晚,它就静了下来。当头脑寂然不动,那不可测度之物就会出现。
一个人如果想朝北走,为什么要朝南方看呢?如果可以自由,为什么要变成奴隶呢?一个人必须通过醉酒才能了解清醒吗?必须通过专制才能知晓自由吗?鉴于冥想有着至高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以正确的方式接近它。正确的方法创造出正确的结果。结果就含在方法之中。错误的方法生产出错误的结果,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错误的方法也不会带来正确的结果。
只有正确的冥想才能带来正确的理解。对于冥想者来说,要理解自己,而不是去理解其冥想的对象,这至关重要,因为冥想者和他的冥想是统一体,不是分隔开来的。没有对自身的理解,冥想就会成为一个自我催眠、受自身限制、自身信仰诱导的体验过程。做梦的人必须要了解自己,而不是他的梦。他必须清醒过来,将梦结束。如果冥想是者在寻求一种结局,一种结果,那么他就会用自己的欲望将自己催眠。冥想经常会变成一种自我催眠的过程。它也许可以产生某些欲望中的结果,但是这种冥想不会带来开悟。
有了自我觉察,才会拥有自知和正确的思维。理解一直都在延伸的觉察之中拓展、深化自己。这种觉察对于正确的冥想是至关重要的,冥想的核心便是理解。我们将榜样作为激励自己的方法。为什么我们要寻求激励呢?因为我们的生活空洞、乏味、机械,所以我们在外部世界寻求激励。导师、圣人、救世主于是就变成了必需。一种奴役我们的必需,如果你已陷入奴役,那么你就必须将自己从链条之中解放出来,去发掘真实,因为真实只有在自由当中才能体验到。
因为你对自知不感兴趣,所以你从别人那里寻求激励,而这其实也是分心的另一种形式。自知是一个创造性发掘的过程,当思想感觉在考虑怎样“获取”,自知的脚步便会受到阻碍。贪婪于某种结果会阻止自知之花盛开。寻求本身就是专心,自有激励在其中。一个不断辨识、比较、判定的心灵不久便会疲劳,此时便会需要所谓的“激励”的分心。所有的分心,不论是否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都只是盲目的崇拜。
但是,如果冥想者开始理解自己,那么他的冥想便具有了重大意义。通过自我觉察和自知,正确的思维就会出现,只有此时,思想才会超越被束缚的意识的各个层面。此时冥想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永恒地在流动。此时冥想自身便是一种创造,因为冥想者已不复存在。
一、觉察便是正确的冥想,而没有冥想,就不会有自知。在发掘一个人种种动机的过程中,认真的态度要比寻找出冥想的方法重要得多。一个人越认真,那么他探究、认知的能力就会越弱。因此,认真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要去追寻,形成某种结论,也不是任意地坚持某种意愿。
二、如果我们仅仅是坚持某种意愿、某种结论、某种决心,那么思想就会变得狭隘、固执、死板,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的特质,那么我们就能够深入地洞察其中。困难在于持续地处于认真的状态中。精神层面的左顾右盼并不是认真的表现。如果你有能力让思想自己完全展开,那么你就会认识到,其实一种思想包含着所有思想。没有必要向某个老师、上师或是领袖寻求帮助,因为所有的事情从头到尾都包含于你的内心。
三、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真实,没有任何仪式,任何集体崇拜或是权威可以帮助你。别人可能会给你指明方向,但是如果将他奉为权威,或是把他看做通向真实之门,当做一种必须,那么你就陷入了无知的境地,进而滋生出恐惧和迷信。我们要深入探究自己的内心,认真发掘其需求。我们认为这种探索单调乏味,毫无生趣,因此我们依赖于导师、救世主、领袖来鼓励我们理解自己。这种鼓励变成了一种必须,一种瘾癖,并削弱了认真的特质。
四、处在矛盾和悲伤之中,我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找到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指望他人,或是试图在书籍中找到答案。审视自己的内心需要认真地投入,这种投入并不是通过对任何方法的实践可以得来的,而是通过严肃的兴趣和觉察而得来。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有兴趣,思想会有意无意地追逐这件事,不会疲劳,也不会分心。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对什么兴趣,你也不必迫使自己观察,而由于强烈的兴趣,我们便进入了觉察、发现和体验的状态。
五、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目标,拥有一种想要达到的结果,那么这样就会阻碍自知到来。认真地觉察会揭示自我的运作方式。没有自知,就不会有了悟。自知是智慧的第一步。我们的思想是过去的结果,我们的思维基于过去,基于限制。没有对过去的这种理解,就不会有对真实的了悟。对过去的理解发生在当下。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怎样理解任何他物呢?因为没有自知,所有其他的知识都是无用的。没有自知,所有不间断的活动都只能归于无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