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
味象•观道——中国画邀请展‖陈忠村作品

味象•观道——中国画邀请展‖陈忠村作品

作者: 艺术关注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2:55 被阅读17次

味象•观道——中国画邀请展

陈忠村作品

策展人:乔延新

主办方:雁南艺术会馆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3日至4月5日

开幕式:3月23日下午2:00

地  址: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户部山翰林街10号

参展画家(按姓氏笔画)

王素柳  牛孝杰  孔繁轩 卞瑞陈忠村谢士强 颉鹏 蔡芝竖

陈忠村作品

大地•有线的世界之一 陈忠村 纸本水墨 103X69CM 2018年

大地•有线的世界之二 陈忠村 纸本水墨 103X69CM 2018年

大地•有线的世界之三 陈忠村 纸本水墨 103X69CM 2018年

大地•有线的世界之四 陈忠村 纸本水墨 103X69CM 2018年

大地•有线的世界之五 陈忠村 纸本水墨 103X69CM 2018年

苏金成(博士/博士后、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忠村的每一笔或者每涂一个色块都能做到有情有义,有礼有节,这种获得不是某种偶然的结果,而需要艺术家的理性甄别,符合“真”和“美”统一的结果,用真诚和单纯提取生活中最具有诗意的那部分的不言之象,它必须具备和真理一样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在作品把它们“沉积”在纸面上,在层层递进中井然有序的“显”出来,他否定了自我实现的可能,转过身来只关注存在者的存在即大地神秘性的思考,在无限的切近“大地”的深处,我们讲艺术中的艺术,就是指艺术家生涯中那些充满真正想象力和能动性的艺术时刻,对忠村来讲就是要唤醒“大地”,让“大地”自己说话,让大地“呈向前来”以在场的方式显现,同时又保持着它的神秘在自身之中既不在场的东西,我们通过艺术的形式获得“大地”的秩序而达到对自身的洞见,使自己的内在精神秩序确立起来。

马 琳(南京师范大学博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忠村铭记在心是“原始的力量培育着万物的演变(克利语)”,其实陈忠村就是一个国画版或水墨版的克利。他授传统庄子思想的“心与物忘、手与物化的境界”的影响,在《方·圆》系列中我看到了“无意之韵”。同时他也接受西方的海德格尔哲学,艺术必然成为此在得以实现的通道,或者讲唯有通过艺术,人生此在及其世界才是可揭示的,如作品《存在·自我》和《存在·我们》。

严智龙(同济大学美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导):陈忠村的绘画作品以文字与符号为形式语言,用忠村式的图形和语义建构艺术审美气度,借传统观念和当代思维的隐喻意味,传递自我独立视角的艺术主张和精神品格。

春•郊外系列之一 陈忠村 纸本水墨 33X33CM 2019年

春•郊外系列之二 陈忠村 纸本水墨 33X33CM 2019年

春•郊外系列之三 陈忠村 纸本水墨 33X33CM 2019年

春•郊外系列之四 陈忠村 纸本水墨 33X33CM 2019年

夏开丰(华东师大博士、同济大学美学博士后):新时期水墨绘画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遵循传统笔墨的方向,并试图在不逾越传统作画规范和范围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二是与此针锋相对,除了使用水墨画材料之外,基本上抛弃了传统笔墨的审美规范,无论在材料、形式和表现手段上都体现了实验精神;三是走向纯粹形式化的道路,也就是抽象水墨,虽然抽象概念也是来自西方,但是传统水墨绘画美学中实际上与抽象绘画并不冲突,甚至已经暗示或包含了这个方向。陈忠村的作品就是属于这第三条道路,既偏离了笔墨的轨迹又体现出东方审美情韵,在黑色网格中跳跃着明亮的颜色,充满了视觉愉悦,但与前人强调抒情与灵性不同的是他的画面更注重纯粹形式分割,不是一种视觉诗学而是几何诗学,体现着他对存在的思考。

薛朝晖(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忠村的作品,神秘又有显现,无论是《存在》系列、《此在·心经》系列还是《非具象》系列,其明显都不仅限于清晰的所指,而在于意义的生发。画面中密如织网的墨线,显隐沉浮的色块,仿佛有时间的向度,让人想起在世的人生:在因缘相系的世界里,我们被抛入世,遭遇文化,感受生命,劳作、交往、操心、消融在一团烦忙之中,但正因于此,我们不能不为生存筹划,在筹划中承担命运,并且领悟自己的存在。

刘玉龙(同济大学美学博士研究所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读陈忠村的画犹如读一篇他个人的心灵史,这意味着在面对他的作品时,对他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回溯构成对其艺术的最好诠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象忠村画中那有的飞扬、有的凝滞并置的线条,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画面呈现出的情绪或者按照艺术家规定的情景去追寻东方的意象之源,或者通过意象的符号去探寻艺术家对世界实存的体验与思考的心灵轨迹。在我看来后者可能更加重要,意象是忠村把握自己存在于世界间的一种方式,而这个世界也是一个以他自身与宇宙互相开启的心灵的或精神的世界。

陈忠村:原名陈忠强,安徽萧县人,同济大学美学专业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在站博士后、一级美术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高水平研究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等,兼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京徽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安徽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和上海市创造学会文艺创新委员会副主任等。

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以及省级社科和上海教委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等。蚌埠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安徽省青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等。出版《传混达魂——陈忠村艺术作品》、《抽象气韵——朱德群艺术之路》、《原色——保罗·克利作品研究》、《克利谈艺录及克利诗歌选》(译)及诗集《城中村》、《短夜》和《城市的暂居者》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味象•观道——中国画邀请展‖陈忠村作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ml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