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了。
因yi情影响,开学时间推迟到月底。国画专修班的课程在周四下午,也就是9月的最后一天。
为了找到合适的座位,第一天开课应该早点去。三姐妹从胜地公园赏花回来,直接去汉唐吃面,然后乘地铁四号线去苏州城里的老年大学。
一点半上课,我们一点十分到达,教室里只剩少量空座。谢谢早到的另一位吴江好友,她给我们占了三个前面正中的好位子。

签到。三姐妹的学号分别是60/61/62,新学员排在后面。
每人得一本杂志、一份报纸和一张课程表。杂志和报纸都是苏州老年大学的内部刊物,今年秋天的杂志封面是《秋实》,报纸名叫《万寿宫》。苏州老年大学面积较大,古建筑《万寿宫》包括在内。
老师叫王为民,一位残疾的古稀老人。老师的左胳膊少了一截,袖管里露出“嫁接”上去的两根指头,协助右手操作,而右手的大拇指也明显萎缩,失去使用功能。王老师作画,毛笔夹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看上去别扭,画画较流畅。

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上一节是综述,老师讲得极其精彩;下一节,投影屏幕上观看老师现场作画,他临的是白雪石《深秋拒马河畔》。因时间关系,只临了几棵树。

我们报的是专修班,基础班、提升班的更上一层。同学们的年纪普遍较高,据说曾有一个百岁老人也来学习。与这些已有绘画成就的同学为伍,三姐妹有压力也有动力。
国庆假期不上课,下一课将是10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