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进城务工工人超过2.4亿,每天以消失20个行政村的速度使农村逐步“萎缩”。10年以后,农村这个概念不仅从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消失,也将使贴有时代标签的各种生产力所交织的包括种田等关系产生的现象得以消失。——据《光明日报》2011.10.28
乡愁•乡村里的中国记忆
野山.远村(2016年11月13日摄于丹凤县土门镇龙王庙河李马山)
晚秋里的石板房(2014年摄于丹凤县竹林关镇白杨树渠)
乡愁•【寻找记忆的原乡】(2016年攝于稻田河村)
在无比光鲜的背后,都有萎缩与自卑的灵魂。(2013年5月摄于丹凤县古路河)
乡愁【故乡是一座坟】(2016年11月攝于丹凤县竹林关镇神其沟吴家沟口)
消逝的村庄(2016年11月攝于丹凤县土门镇龙王庙河李马山)
原乡(2017年1月19日摄于丹凤县竹林关镇洞底村)
老房子的体温,似乎伸手可以触摸,仿佛还在昨天离别的泥泞路上。
每一个故事,都以残阳衰草为注脚。图 ∕邢渭林
无人采摘的沙果(土门镇谷峪沟)
乡愁•[百年古树](2016年攝于丹凤县竹林关镇神其沟贾山坡)
[斑驳的记忆],走进这个摇摇欲坠的掩体,无意拾起了一个村落曾有的辉煌。(2015年摄于竹林关南丈沟村)
见证一座村庄的辉煌,铭记一个时代的烙印。(2015年摄于竹林关镇南丈沟村)
在斑驳的土墙上
我想起佛的白莲
我想把喉音放大
跟着风一起呐喊
(2015年攝于丹凤县竹林关苏沟口)
一个农民的秋季收获(2016年10月攝于丹凤县寺坪镇狮子坪村)
收获(2016年10月摄于丹凤县寺坪镇狮子坪村)
[收麦]麦子熟了,[怀念麦子],这一古老的植物,十年来的困惑,十年来的风华雪月,都不及我和母亲农忙时收麦的那些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种魔芋],当我们被生活打回了原形,一切以生存为目的活着。就是真实。(竹林关石槽沟)
孤独的石碾(2016年摄于孤山坪)
夜的寂寥(摄于石槽沟硝洞沟)
村庄,最后的守望者。(2016年11月摄于石槽沟硝洞沟)
村庄的热闹它不在初一,也不在十五,而是在吹吹打打热闹狂欢的婚礼来临。
[过年] 2016年12月于西岭卢家山
孤山远眺 地点:竹林关孤山坪
银花河南北,这样的桥比比皆是。
山道弯弯 地点:竹林关东岭
人迹板桥霜 地点:银花河畔
老丹竹路,西长岗岭,茶房垭村。
当我们逐渐长大,看惯了风花雪月,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家成了精神疗养的家园。那些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故事,在岁月的窖里发酵,在膨胀。若干年后,路断了,一切都将成美好的记忆。
在发如雪的夜晚,让诗歌点燃温情的篝火。
我才酿的美酒,谁与我同醉?
问天,天不语。问地,地蹙眉。
「曹苌茳图说商洛•纪实摄影」用影像诉说故事,用文字直击心灵。曹苌茳纪实摄影,讲述乡村的百年孤独。
作者简介:曹苌茳,陕西丹凤竹林关人,乡土风情记录者,摄影师。腾讯视频达人,只为还原生活的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