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看的是《疯传》的序章,在看这一章节的时候才意识到某些流行一时的东西的背后其实是有它的原理和机制。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流行一时的共享单车,脏脏包以及一点点奶茶。
我们最希望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或产品或者思想具有传播性带来收益,因为我们明白有用不代表能够帮助到别人,只有使更多的人看到,推广到才是真正的有用,所以这本书真的非常非常的给力。
那我们怎样从这几个网红产品的背后学到一些应用的知识呢?
不急,今天这一章节主要是讲为什么会有流行以及流行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流行呢?
新的版本比之前的版本好一点,或者是比较好的一个推广广告,或者是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以及口口相传,后者的作用非同小可。
口口相传和社会影响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人人可用,代价很低,很重要,效果非常好,而比广告更具说服力,针对性更强,但是也存在几个误区。
首先是要焦点不明确。人们把口口相传的焦点放在网上,放在一个超常人士的身上。但是这高估了网上传播的力量,也高估了它的涉及面。
不过文中举的那个测试占比为7%的例子,我还存在疑惑,既采访人包括老人孩子么?还是主要是消费者的主力人群?因为我们知道消费的主力人群和上网聊天主力人群之间就有一个很强的重合性。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网上聊天就一定有效,因为网上聊天,毕竟就像书中的例子是过于看重信使而忽略了信息。
那就要考虑内容的传播性是天生的还是可设计的呢?书中用的是布莱泰搅拌机的例子来证明,传播性非与生俱来,而是白天后天设计的。虽然说这例子比较单一,但是它的理论证明性非常强,所以这一论点是可以立足的。
那本书就主要写的是就是怎样去设计一个非常有传播性的内容。
这就用到了接下来要学习的6项原则,stepps。即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开性,实用价值,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产品或创业富含社交货币,能够诱发并激发情绪,具有公开性和使用价值,然后融合到一个故事中。
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