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享受了一场“钢琴的盛宴”。上音国际钢琴艺术节请来了连续两届获得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前三的俄罗斯钢琴家瓦季姆·鲁登寇大师,他出神入化的指法,带领我们走进经典。
大师开场演奏了巴赫的《帕蒂塔BWV826》这首c小调的作品,结构复杂而精致,节奏多变。大师纯净的音色,流动在键盘上,柔板浅唱低吟,舞曲活泼轻快。音色的变化在乐曲推进中,时明时暗,呼吸从容,过渡和衔接极为自然。
第二首莫扎特《D大调第九号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是莫扎特创作成熟期的作品。作品旋律丰富多彩,节奏轻盈美妙,带着莫扎特独一无二的“金色光芒”,天真,幻想,充满希望。大师手指的飞速跑动,没有丝毫喘息的瞬间,但每个音依旧清晰明亮,颗粒饱满。慢乐章温柔,缠绵,如水波般熨贴着内心。乐句之间的对比,明显却不突兀,莫扎特最喜欢用的“花边”装饰音,如水晶般清亮透明,光彩夺目。
印象中的勃拉姆斯总是有些沉重。他的作品很难跟“炫技”联系起来,但他写的这首《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是个例外。作品用了14个变奏对主题加以发挥和诠释。每一个变奏都有不同的变化,极具个性。同一主题想要做这么多变奏,让听众不厌烦,实在是个惊人的挑战,这需要惊人的创造力和扎实的创作技巧,勃拉姆斯写得很用心,钢琴家弹得更精彩。每一个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变化,充满想像力,跟着他手指的律动,丝毫不感到单调,相反会对他下一句的处理充满期待。
前些日子刚跟朋友聊起过描写拉赫玛尼诺夫的电影《紫丁香》。今晚听到大师演奏的《音乐瞬间》,脑海中又浮现出了电影里的场景。悠扬的旋律里有俄罗斯民族血液里的宽广,厚重,又带着一点忧郁的气质。《音乐瞬间》的前四首都用小调创作,不明朗的色彩在波浪般的三连音中暗流涌动。优美华丽的音乐,此起彼伏。钢琴家用每一次细微的触键变化,诉说着拉赫玛尼诺夫复杂的情感。而第四首左手16分音符的快速跑动,在进入高潮后很好的烘托了主旋律。铿锵有力,热情如火的声音,让人血脉贲张。
今晚最精彩作品是大师演奏的《胡桃夹子组曲》。据说他是当今国际乐坛这首曲目的最佳演绎者。活泼可爱的《小序曲》一开始,立刻把我们带到了舞剧现场。优美的旋律,精致的音色,仿佛是手指在钢琴上的芭蕾。跳动的音符,如同踮起的脚尖,既调皮可爱,又不失美丽优雅。随着音乐的推进,我们听到戏剧化的演绎,每一个场景历历在目,钢琴动人地表现出孩子们的天真,热情,还有精灵们的舞蹈,充满梦幻的色彩。
钢琴在大师的手中,仿佛是一支乐队,各个声部完美的配合,在他的指挥下合奏出动人的乐章。声音的表达和变化,流畅,优美,音色切换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今晚有幸听到大师的演绎,耳朵有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