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走了,连爹娘的魂儿也带走了。
“娃这是去了哪儿呀,人生地不熟的,这么冷的天,可咋过呀。老天爷呀,你让俺老两口可咋活呀。”拐子娘天天以泪洗面。
“俺俩有罪俺俩来担,咋会落到娃的头上呢?如果没这缘分,还让俺们遇见干啥哪。”
拐子爹发动人找了一星期,没有一点儿线索,大伙儿都渐渐失去了信心。
拐子爹重拾游街串巷修理缝纫机的手艺,为了寻拐子,农忙季外的所有日子里,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拐子爹都在寻找拐子的路上。
老两口始终无法理解,这么听话懂事的孩子咋会离家出走了呢?腿有残疾,行动不是那么方便的拐子会去哪儿了呢?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跟凭空消失了一般,一点儿音讯都没有呢?
他们更无法释怀,觉得拐子的出走是因为他们做得不够好,是他们自身的原因导致的拐子不辞而别。
他们内疚、悔恨,深深的负罪感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比之前更深的苦楚在心中发酵,酿成一坛剧烈的酒,只是那无缝不在的味道,就时时刺激着拐子爹和娘不堪一击的神经 。活着的信念就是,寻子。
只要能找回儿子,让他们立即去死,他们都会二话不说地同意。
漫长的日子里,拐子爹娘唯一活着的动力就是找回拐了。
煎熬吗?
“那是真的煎熬呀,感觉每天都在油锅里被炸了几遍似的。生疼生疼的创伤,焦糊焦糊的心情。”
拐子娘哭瞎了一只眼。拐子爹的头发一夕间全白完了。
乡亲们也劝:“这就是典型的白眼狼,搜刮咱们一番,再要咱们半条命。”
“往前看吧,遇到这猪狗不如的家伙,再搭上自己不划算呀。”快言快语的李婶说道。
“就是呀,稍微有一点儿人性也不会干出这么绝情的事儿来。”老实木纳的李叔附和道。
“恁两口对他那是仁尽义尽了,放心,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爷老天奶心里一定都跟明镜似的,顾好自己比啥都重要,咱不亏欠人,也不能傻乎乎地被人坑死吧。”一直组织人寻找的村长一看拐子爹和娘的状态,实在是不忍心再骗下去了。他已经收到确切的消息,拐子跑到了市里,靠乞讨为生。
前庄董老三家的大儿子问他要不要回,他说,既然离开了,打死都不会回去了。
可是,寻找他,是他爹娘生活下去的动力,他们和任何一个失去了孩子的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睁眼闭眼都是孩子,找到孩子是唯一活着的希望。
况且,拐子的爹娘更多出了由于自己没照顾到,而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愧疚感。这根稻草有千斤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如果他们知道拐子出走的真正原因,只是因为他不是亲生的,感觉被别人看不起,又同时怨恨被救起却不能给他更好生活这些个原因,他们会不会气疯过去呢。
越是找不到越是想要找到。拐子爹娘越挫越勇,凭着一股子精气神儿走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可惜的是一无所获。
一天,在山腰处的一棵板栗树下,他们捡到一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