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苦夏

作者: 酸枣小孩 | 来源:发表于2022-08-02 21:24 被阅读0次

    入伏之后,渐入苦夏之境。

    所谓“苦夏”,据说也是一种季节病,怪不得近日总是精神萎靡,不思进取。

    不思进取却还要勉强做事,也是一种痛苦。倒不如学袁才子:“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晒 伏

    农历六月初六,窗外骄阳似火,正是晒被服的好时候。从前在乡下,母亲年年固定在这一天大晒衣物。所有的被子,所有的棉服,统统翻找出来,院子里扯满了绳子当作临时的晾架。墙根也摆满了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棉鞋。一院子花花绿绿的风景,不明就里的看了还以为是在搞乡村风物展。

    小时候最喜欢凑热闹,等母亲把被服搭满了绳架,我们便把晒场当作迷宫,掀开被子在里面钻来钻去地游戏。或者故意地去套上大人的棉服棉鞋作怪,手舞足蹈地耍一番小丑戏。于是从小便得了一个人生体验:夏天穿棉服一霎时是凉爽的。这大约跟走街串巷叫卖冰棍的用棉布和泡沫箱来包裹冰棍一个道理。只不过冰棍是凉的,人体是热的,一霎时之后便汗流浃背了。

    六月初六晒衣物被称为“晒伏”,据说七月初七还有晒书之说。晒书比晒衣想来更有趣一些,晒书自然是真晒书, 当然不能学不得志的郝隆纯粹为了耍意气晒肚皮。只是小时候白丁传家,无书可晒,小肚子也是瘪瘪的,连干粮都没有,更别说学问了。现在倒是有了几本书,怎奈城市蜗居, 上不见天,下不着地,无地方可晒。

    午后正热,廊下守着一堆旧书打瞌睡,或者还有几缕不识字的清风在胡乱翻动书页。院子里的大杨树上吱哇吱哇的有新蝉试鸣。这样臆想出来的情景可以作一幅文人画了。

    吃 伏

    有朋友居湘地,每年六月初六日都要吃水鱼(甲鱼)炖羊肉,此风俗在古代被称为“吃伏羊”。古时的人们比现代人更懂得生活之道,除了有“晒伏”一说,还流行“吃伏”。他们不但吃伏羊,还吃伏鸡、伏狗。据说也是秉承了古朴的“以热制热”的养生理念。

    此所谓“天人合一”是也。《黄帝内经》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羊肉狗肉都是生发阳气之物,怪不得济南人爱在盛夏夜通宵达旦地光着膀子吃烤串喝扎啤,不亦乐乎,胡吃海喝的背后还是隐约遵循了一定“天理”的。

    晋地则流行“伏姜茶”,用生姜、红糖、山楂、枸杞等物制成之后,在毒热的太阳底下足足晒够三伏后食用,可祛除体内湿寒之气,排毒健体。据说此法也流行于豫地,我却是不知道。大概是靠近山西的豫西才有吧。

    在我生活的王村,我的母亲只知道六月初六大晒那些“破铺衬烂套”(母亲语),至于伏天要特别吃些什么是从来没有的。而济南人除了贯穿整个夏天的“撸串”,也只是在“夏至”当天吃一碗济南风味的凉面表达一下对夏天来临的敬意。

    凉面我还是喜欢吃王村风味的。面条是母亲手擀的,切成一指宽。黄瓜是自家菜地里生长的,翠绿心,连刀切丝,拌上调制好的醋蒜汁。面条是一定要过了凉水的,不带一丝丝热气。这样的一碗凉面,于我来说,是三伏天里的消夏胜品,不亚于湘人的伏羊伏狗之类,所以我也可以把它称为“吃伏面”。——于是王村便也有了“吃伏”风俗了。

    这样的一碗凉面,如果要打分,那是要评上九十九分的,最后的一分是要加上一种特别的调料:西番芥。

    西番芥是王村的叫法,它的学名叫荆芥。荆芥是一种味道独特的调味品,说它味道独特是因为爱它的人赞它清香无比,厌恶它的人则说它奇臭难闻。我当然属于前者。

    荆芥大约只有河南人爱吃,这么多年在济南鲜见它的身影。偶有河南籍学生“遵师命”寻觅一些送来聊以解馋。—— 这“一些”也是从居鲁地的河南人的私家菜地里采摘的。

    以前在王村时,父亲爱种它,每年把种子撒在院子里辟出来的一块菜地里,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一大片。荆芥繁衍能力很强,吃的时候要掐叶梢,过几日,枝杈间就会生发出新叶来。这样层出不穷的,一直吃到夏末秋初荆芥开花结籽长老了为止。

    去年特意叮嘱家里人种上一些荆芥,说等放了暑假要回去吃。终究没能回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苦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wj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