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简书精品美文集萃
我们应当科学地生活还是人文地生活?

我们应当科学地生活还是人文地生活?

作者: 一山一石而已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13:28 被阅读77次

今天上午,陈虎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陈老师是我女儿的小提琴老师,教了女儿三年的小提琴,今年才57岁,生前是前线歌舞团的小提琴演奏家,父亲是前线的老团长,曾经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小提琴演奏银奖。

三天前,当我还在上海复旦培训的时候,听说了陈老师因病去世的消息,心情非常沉重,陈老师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我爱人和他夫人是闺蜜,他夫人今年才38岁,年轻时是前线歌舞团最漂亮的舞蹈演员,条件不输于《芳华》里的任何一个女演员。由于我在上海,我爱人代表我们全家前去慰问。

我的另一个朋友是搞作曲的,也在前线待过,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他已经知道了,也已经前去慰问了,并长叹一声:以后不能和陈老师一起喝酒了!

是啊,陈老师的英年早逝,与他长期吸烟和饮酒有关,逝者为大,此不多言。这使我想起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该科学地生活还是人文地生活?

科学地生活,就是讲求客观规律,按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比如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每天运动多长时间?每天保持睡眠多少?这些都能通过公式计算出对健康有益的数据。凡是有害的事情坚决不做,如吸烟、饮酒、熬夜、贪食、某生活方面过度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和极高的自控能力,头脑及其冷静,逻辑性强,精于数字计算。

人文地生活,就是以主观的感受为主导,只要自己喜欢的,就不计得失,只为内心得到愉悦和安慰。人文生活其实又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心灵的愉悦层面,一个则是感官的愉悦层面。心灵愉悦层面,比如三五好友在一起饮酒言欢,或高歌一曲,或作画吟诗,或俚俗打诨,或自黑互黑,有人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喜欢的人则认为是满足内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感官愉悦,比如夏天喝冰饮料对健康有害,但为求爽快,还是打开冰箱就喝。又如,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甚至知道吸一根烟要减少几分钟的生命,但还是要吸。为何?感觉舒服啊。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科学告诉我们“是什么”,按理说,知道了“是什么”,就应当去怎么做。但人文却不按“是什么”来做,而是遵循内心的引导,以愉悦自己的方式来做。这就是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吧。

在江苏流行一种扑克牌游戏叫“掼蛋”,从“掼蛋”的打法上,也可以区分科学与人文。有的人善于计算,除了必须记住“王”以外,还能记住J以上的牌,并通过别人出的牌推算出外面的牌型。有的人则按照自己的感觉打,不怎么记牌,也不计较输赢,开心就好。这就是两种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还有的家庭夫妻俩经济上实行AA制,这样的家庭大多数是以科学地生活为主导。

其实,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是按绝对的科学去生活,也没有人按绝对的人文去生活,只是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造成了各自生活中科学与人文的比例不同。科学成分多一点的人很多是理科生,他们严谨、周密、绝不含糊。从事文学和艺术行业的大多数是人文生活。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其实我的文章题目是个伪命题,根本不存在纯粹的科学地生活和纯粹的人文地生活。我们无法言说谁更好或谁不好,万事有个度,适度就好,过度就不好。

最后,想起一个段子:某大学升格后把中文系改名为“人文学院”,其实人文是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内涵的宽泛概念,显然中文系改为人文学院是不妥的。后来又改为“文学院”,则是适合的。但现在的文学院,没有了“人”。

���@�ru��8

相关文章

  • 我们应当科学地生活还是人文地生活?

    今天上午,陈虎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陈老师是我女儿的小提琴老师,教了女儿三年的小提琴,今年才57岁,生前是...

  • 科学地生活

    约一百年前,爱国志士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拉开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序幕。然而到今天为止,我们的生活似...

  • 学会科学地生活

    科学地认知事物,抛弃目的论。 很多事情增加合理性,会降低发生的可能性。认为什么事的发生都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那就是...

  • 还是应该清醒地生活

    文字+摄影|萧瑶夕 幸好还有别的慰解,才能在这人间周旋。 『01』 《枕草子》中写:不断逝去的是,扬帆的船,一个人...

  • 喝完这杯咖啡,我们还是平行地生活

    最近大家都在说一个很温暖的故事,主人公他建了一个网站,记录他与他Facebook上那些“失联”好友的喝咖啡故事。他...

  • 生活,生活,留下我们好好地过

    01 周末的时候在看《极限挑战》,厦门站“慢步人生路”那一期,游戏设置是极限男人帮的模拟人生,所有人年龄全部清零,...

  • 生活,生活,我们要好好地过

    人呢,真是个矛盾而奇怪的生物。 年少时,梦很多,喜欢去尝试很多东西。 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

  • 保持对物质世界的创造,也应当使精神世界富饶

    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保持对物质世界的创造, 也应当使精神世界富饶。 01 接受现实的生活, 也有奋斗的意...

  • 人应该忙碌地活着,还是安逸地生活?

    生活不易,现在很多人都在感慨:生活越来越难,每天累得半死,工资却转眼间花完了。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多数人会选...

  • 简单地生活

    简单的生活。要做的事,保存一点点就好。 简单思考后,选择少量“应该做的事”。如果其中有复杂的事就简单化,认认真真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应当科学地生活还是人文地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x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