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年端午时,游子相约回故乡。
那时的故乡,有古稀的父母,有寡居的三嫂。
故乡好奇怪,端午竟然定在五月十五,说那一天才是大端阳,初五只是小端阳。仅仅两公里外的舅舅家,倒是跟其他地方一样,是初五过端午节。那年问父亲,五月初五过端午,是两千多年前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风俗,为什么独独我们村作兴过十五?父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正因为如此,端午节我也不定在初五回家,反正十五之前,随便哪一天,在故乡都一样没有过节的气氛。
不过,因为我们回家,家里也便有了节日的氛围。其实,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孩子们回家的日子,不就是他们的节日吗?
虽然不是过端午,粽子却早已吃上了,这一点大不同于从前。从前,那些节令食品,是严格按照节日来吃的:过年吃糍粑,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般不到那一天,不会有那些节令食品上桌。除了月饼,糍粑、汤圆、粽子等等,都是母亲亲手做,而且总是当天做,当天吃。而现在,早在一个多月前,粽子就已经上市了。所以,一回到故乡,便感觉满园飘香:粽香,花香,果香,还有父亲的书香。
市场上买来的粽子,包装精美,口味多样,一蒸热就可以吃,极省事,母亲吃得津津有味。故乡的五月,花香遍地。栀子的馥郁,荷花的清香,美人蕉的淡香,彼此呼应。故乡的果园,硕果满枝。红的桃,绿的李,青的柿,一般喜人。在这花果的甜香里,父亲的书香别具一格。今古传奇,拍案惊奇,三国水浒,都是他的最爱。
家里的嫂子真是好得没有话说。二嫂因为要伺候高考的侄女,不能回来看老人,托我带来一大包皮蛋和咸鸭蛋,还有300块钱,孝敬两老过节。三嫂多年寡居,一直在爸妈身边照顾,每次一听说我们回来,总是一大早就跑去赶集,张罗一桌丰盛的菜肴——她的厨艺是家中一流,村里人大小事都花钱请她过去帮厨呢。
侄儿也是个懂事的好侄儿。来时给爷爷奶奶和母亲买了一大堆的瓜果、芝麻绿豆糕,走时照例又将微薄的薪水拿出来一些,孝敬奶奶和妈妈。母亲和三嫂嘴上虽然都说不用,但看着孝敬的侄儿,俩人都乐得合不拢嘴。
记得那天,吃过午饭,因害怕遭遇雷雨大风,赶着返程。母亲知我喜欢栀子花,将树上的花儿、苞儿一股脑摘下来塞给我,临行时,还硬要将早上摘下来插在瓶中那两朵最漂亮的栀子花戴在我髻上,惹得三嫂在旁边直笑:妈,红英又不 是小女娃了!
那次回家时还带了任务,帮女友买土鸡蛋。因提前给家里打了电话,母亲已经从乡邻家买来二百多个鸡蛋,父亲用废弃的水桶,细细地铺上谷壳,装得稳稳妥妥的,两三百里路拉回来,竟然一个都没有破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