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是一座城的城市记忆。在忙绿了一个星期后,找一间安静明亮的书屋,拿出一本书,找一个沙发坐下,或直接席地而坐,安静地读上一个下午,便能在都市繁忙中感到难得的放松。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诸多信息变得唾手可得。当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而是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传统的书店也在不断思考着转型之道。
个性的颜值书店来袭,经营之道可以很酷
近几年,传统书店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主打着新形象、新理念的高颜值书店。这类高颜值的个性书店从不振的实体经济中脱颖而出,新颖的经营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如今的新型书店,不再只依靠售书来创造利润,而是主打高雅优美的环境,为顾客提供舒适休闲的消费阅读区和多种饮品可供选择。书店的利润来源从售书转变为服务、环境和饮品。
在网络时代不断冲击实体经济的当下,新型书店的转型可谓华丽。为了更好地贴合新型书店的盈利模式,不少书店都选择和当地的购物中心相结合。
把书店开在购物中心,一方面购物中心人流量巨大,给书店的流量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书店的文化业态也是目前希望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购物中心所急需的。此外,书店提供的阅读区和咖啡厅也变相地为购物中心提供了公共休息场所。
购物中心和有个性的高颜值书店,利用了双方的商业互补优势进行了合作,企图做到互赢。但两者的组合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目前来看还并不明朗。
书店琳琅满目,实则选择无几
邦君在近日走访了郑州的几家个性书店,却发现部分书店虽然打着新理念、高颜值的旗号,但是其经营模式依旧存在着不小的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转型的书店更注重顾客的线下体验,并把线下的服务当做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能否吸引到顾客在书店进行体验,从而促进顾客消费,对于书店来说至关重要。
邦君走访的这家书店就在店内搭建了一间咖啡馆并配置了专门的人手调配饮料。但是邦君进去后不久,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书店的规模不小,书目也摆放地琳琅满目,照理说拿上一本书,在悠闲的午后享受阅读时光,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书店摆放的图书大多数都是未拆封的,根据书店规定,无论是否在店内消费,这些书都不能拆封。
这就意味着,顾客想要坐下来读书,但大多数书都是不买就不能看的。对于想要边喝咖啡边读书的顾客来说,选择变得极小。想读的书不能读,就意味着在书店继续停留的意义不大。毕竟许多爱书人士更倾向于在网上买价格更便宜的书,而不是在实体店买价格更高的实体书。
书店所倡导的盈利理念,是让顾客产生阅读的欲望,在阅读的同时付费享受舒适的环境、清爽的饮料和贴心的服务。而产生此类消费的基础,首先是激发起顾客的阅读欲,纵然环境打造得再好,顾客找不到合适的书读,书店很难成功。
咖啡厅和书架的位置,其实大有讲究
郑州的另外一家同样是秉持新理念的创新型书店就在顾客的阅读选择上做的非常成功,只要是在书柜上能找到的书,那么总会有一到两本拆封的被摆放在最外面的位置,提供给顾客阅读。
此外,咖啡厅的位置,其实也是大有讲究。转型后的书店一般都会在店内提供各种零食、茶点和饮品,而对于开在购物中心的书店来说,设立咖啡厅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个咖啡厅,让咖啡厅吸引更多顾客消费,咖啡厅和书店的位置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说邦君拜访过的一家书店,咖啡厅开在书店的内部,那么从书店外围路过的人群无法直接进入咖啡厅,甚至无法注意到这家咖啡厅的存在。
把咖啡厅开在书店内部,纵然能吸引到书店内的人进去消费,但是对于购物中心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直接接触到这家咖啡店,自然也就流失了许多不想阅读但是想喝杯咖啡歇歇脚的顾客。
而有些书店,咖啡馆的位置就设置地非常讲究,采取了咖啡馆和书店并排的模式,从外部看,更像是两家挨在一起的店,尽可能地弱化了咖啡店加书店的组合属性。
这样一来,咖啡店能作为一家落脚休息的店,独立地吸引到许多只想喝咖啡、玩玩手机放松的顾客,与此同时也能兼顾到希望找个地方读书的顾客。同样是咖啡厅加书店的组合,平行运营的模式就尽可能地有效利用了购物中心带来的人流。
双方依旧在试探阶段,找到发展模式是关键
经常逛特色实体书店的人就不难发现,不少实体书店目前在盈利模式上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在售书和饮料的同时,还增加了特色文具,一些主打亲子主题的特色书店还增加了玩具,希望这些东西能成为新的盈利点,但大部分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不少店铺在不断更新货品,做出不同的尝试。
另一方面,实体书店的人流依托于购物中心,但实体书店能否让购物中心的顾客买账,吸引更多的顾客在此停留。不少人对实体书店的聚客能力有所怀疑,购物累了的顾客可能更愿意选择餐厅和电影院等更为放松的场合,而不是去喝杯咖啡看看书。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局势面前,如果实体特色书店不能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和客流量,那么实体书店加购物中心这个目前极富前景的组合很快就会瓦解,找到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才是书店真正摆脱困境的生存之道。
撰文/编辑:英易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