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猫妈最近读书很疯狂,速度飙升?
猫妈在为暑假作准备。
猫猫头读书的速度很快,特别是他将会有大块的时间读书。在过去的假期中我也是要求专门留出时间来读书抄好句子,这次仍然会如此,我还会和他进行比赛。我和猫猫头比赛抄写好句子的最积极的结果就是,在大部分同学都很偷懒的情况下,好句子的量是没有相应地减少的,因为只有我们两个在那里不停地写啊写啊!
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如果没有极大的热情的,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大多数人读的都是闲书。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喜欢看漫画或者情节简单的书籍,我就问她:“你会不会去读黑格尔?”一样的。要读一些严肃的书,读名著,有热情最好,没有热情就要有陪伴,或者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逼迫。
这也就是大部分学生做不到,不是学生做不到,是家长做不到。不是学生懒,是家长懒。家长也不愿意拿出任何空余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艰苦的学习。然而,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逼迫基本上没什么用了。孩子心里都会说:“你自己平时都不读书的。” 你也不可能说:“我以前书都度过了,现在就不用读书了。”
最近火的电影是《复联4》,最近火的电视剧是《权游8》。
据说漫威的电影有些竟然连详细的剧本都没有的,几个大纲,靠的是演员的演技和临场发挥。
而看GOT的朋友们有什么样的初衷,我也不好意思提了。当初我看第一季的时候看到诺兰把眼睛睁开了我就把电视关掉了,再也没有看下去,太黑暗了。
队友告诉我,“权游”中演技最好的是“小恶魔,我当时想也有可能:作为一位特型演员,如果不靠演技制胜的话,很难在演艺圈占据一席之地。
我没有看《权游》的电视剧,我把权游的书全读完了。写得真的是好。但是写作风格我不喜欢:由于牵扯人物太多,作者又不愿意写成个别英雄的颂歌,就一心想搞个英雄联盟的史诗篇章。说到史诗,你去研究人家“复联”啊(对不起,最近狂拿复联刷屏了。)每次读到关键地方就翻篇,看得很不过瘾。
但是不得不说,作者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很到位。他们此后的各种心路历程也是非常精彩,所有铺垫都到位了。如果我们读《哈利波特》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Emma Watson的漂亮形象,而不是书中提到的那个长着大板牙的丑姑娘的话,那么像Sansa这种角色,你就根本不必在乎她的脸到底长得有多漂亮了,她的成长过程远胜于她的容貌。还有很多角色都是,当初我是多么讨厌Lannister 姐弟,但是到了最后已经没有仇恨了,当然也没有那种大快人心的高兴,我就一直再想为什么作者要给他们这样一个结局,他们当初的那种关系,他们最后结局的那种关系,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值得信任的?还有什么是不能转变的?
我之所以当初关了电视,就是讨厌里面黑暗丑陋的人性。作者不负众望,非常有力地诠释了这是人性(或善或丑)存在的原因,以及他们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这些,我不知道电视剧里有没有提到,有没有像书里那样有启示性地展露出来。
电影《教父》我之前也提到过。Marlon Brando 果然是一代教父宗师,开创了这个形象风格的先河。对比一下小说中的原型,其实非常相似的,或者说读了小说以后再去看电影,会觉得力度还不够,不是说白兰度的演技不够好,已经超赞了,已经得了奥斯卡奖了。但是我觉得如果真要找一个姜是老的辣的演员,那必须是艾尔帕西诺。这个举手投足,眼神和表情,就是一个城府很深的黑社会老大啊!可惜Al Pacino生不逢时,生晚了。只能去演儿子。于是没有得到奖。
相反,《教父》第二部中出演配角,年轻时候的黑社会老大的 Robert De Niro,倒是赢得了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去看这部电影,再去看小说。虽然小说第二部主角还是那个儿子,但是其中穿插讲到父亲年轻的时候。罗伯特德尼罗很好地把握了小说中对于年轻教父的点滴描述,把一个心中有城府,表面上斯斯文文的黑社会老大的发家过程完全演绎和展现出来了。
《教父》3同样拍得不错。但是什么将都没有了,成为了虎头蛇尾的典范,很可惜,因为所有的演员都很努力。同样是努力的演员,你看看人家复联4😝 原因在于,再也没有小说原型的依托了。
这就是最近的很多电影剧本都是参照小说来修改的。
编剧的水平有待提高。但是也不能怪编剧啊,写小说的是一门心思十年磨一剑的。
没有这个苦功,读不懂,写不好。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