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科学学习》
.如何运用问题驱动来促进学习
问题驱动式学习通常会出现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或基于提问的学习模式中。除了教会学习者进行有效协作之外(在章节L中讨论过),还有三个关键点能促进问题驱动式学习的效果:①提出优质的问题,②担当指导教练的角色,③对提问的过程提供辅助支持。
提出优质的问题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习要以问题为开端,那么这个问题最好别太差。那么什么样的问题算好呢?首先让我们来区分一下结构良好与结构缺失这两种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一般具备清晰的目标、明确的目标实现步骤或规则。有些时候,结构良好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步骤或算法来保证获取最佳答案。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匀速前进。多长时间能到达40千米外的目的地?”结构良好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将学过的概念变得条分缕析、熟稔于心,让掌握的技能手到擒来、游刃有余。相比之下,结构缺失的问题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比如“我们该如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研究这类问题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方案也各有侧重。相较而言,结构缺失的问题更适合让学习者深入钻研。
I
What: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学习。提出好的问题有助学习。
什么是好问题?比如有两个涉及运动量的问题。问题1每卡需要走多少步且每步消耗多少卡(通过计步器)?问题2自己运动要减轻2.5千克用多长时间?结构好的问题比结构缺失的问题更适合思考操作,可以判断以上哪个问题的结构更好吗?你懂得。什么是好问题?适合探索而不至于找不到线索造成找不到北的问题便是好的。
How:1可以提出问题协作探索2①提出优质的问题,②担当指导教练的角色,③对提问的过程提供辅助支持。
Why:可以激发好奇心,增强目标感和注意力,可以让知识融汇,有助于提升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Where: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或基于提问的学习模式中。
A1
在去年我给学生上科学课碰到这样的事,我认真上课,孩子上课也积极问不懂的问题及探索性的自由问题,我也做了解答。我在考试前给学生梳理讲解知识点和典型科学问题,考试题也不算难,主要是基础题。孩子在课堂表现得还看起来灵光,但学生的考试表现就翻车了,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大,造成整体成绩被拉低。给我带来感观的反差是大的。
分析:如上分析,可以考虑HOW的第一项第一条操作因素。学习过程的设置还不够多。学生的问题不够优质,不够多。第二操作因素已在执行,效果取决于第一因素。实际情况不涉及第三操作因素。第一条的协调探讨已有设置,就不再考虑。比如在上一篇文章提了"小老师"的设置,鼓励"小老师"之间,小老师或和不理解的学生一起讨论理解,替老师更好的讲解。
反思:优质问题少,让学生参与问题驱动学习的程度不够。
A2
目标:1增加优质问题2增加问题数量3增加学生参与问题驱动型的学习过程的次数。
行动:
1在下学期,针对目标1,自费购买发达省区的科学课习题册,增加优质问题。
2针对目标2,争取浓缩简明的将课在课堂前20分钟左右讲完,留一刻钟左右专门提问问题。躲让学生回答讲解。错不要紧,须尽量思考说出能说的,猜测想象说什么都行,思考并说出想的东西就是好样的。不说话的学生,我会记录在学生作业检查情况记录本上,他会被要求把周末的科学作业中的同一道问题抄五遍。学生出错或不能解释讲解的话,我作为“教练”讲评指导,或者给学生补充。
3针对目标3,让学生在每节课轮流回答,从第一组第一位到第四组最后一位,回答完一轮反过来从后一位向第一位轮流回答。增加全体学生参与的次数。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会提问其他同学是否可以抢答,然后作小老师讲解,等于间接协作探索。没有小老师回答或小老师没解决好,则讲解或补充。该操作促进问题驱动型学习并涉及应用到增加归属感以教促学等方法。
4涉及123目标及其他方法,每周会把两节课提问的约三十道问题打到文档,组成小卷子文件发到家长群。要求学生周末打印并完成,每道题要有解释。周一会给家长群发答案,告诉家长,这些问题都是当堂提问讲解过的,检验自己孩子上周在学校上课认真程度的时刻到了。第二周我会将卷子收起来后,将检查情况反馈到家长群,由家长去做应担负起来的评估衡量鞭策。
5涉及123目标,在考试复习前我会继续给学生梳理讲知识点和典型科学问题。同时,管理好时间或借用自习课,再次当堂轮流抽小考卷集的典型问题提问,继续鼓励小老师挑战答错或不答的学生的问题。然后我根据题的要点及学生回答程度,讲解或补充。
6考试成绩在家长群公布后,将考试卷(复习中学到第三遍的题不会放卷子,但会放同类型学过两遍的题,卷子比去年的卷子得难一些)及答案发给家长群,告知家长考试卷的题几乎让孩子学习过3遍。在假期让孩子再做一遍,了解孩子的认真程度。由家长再次评估衡量鞭策,让孩子照讲解继续学习,家长可以作"教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