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年华||旧日时光

作者: 长波微澜 | 来源:发表于2023-01-07 17:19 被阅读0次

    本文参与“喜乐年华”主题征文活动专题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提起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难以理解并且感同身受那时候的我们对于年的那份期待以及年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那时候对于过年的期待是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来的。年不仅热闹非常,不仅每年都要举行舞龙灯舞狮子各种民俗活动,还会请来当地的戏班子连续唱好几天的传统好戏,更是能吃到许多寻常日子吃不到的美味佳肴。

    每年在年还没到来之前,人们就开始准备起来。记忆中家乡的人们备年货的重头戏是他们会在腊月里准备许多地瓜粉丝。人们把许多许多的地瓜放进一个打造好的很大很大的木桶里,许多人围着木桶清洗里面的地瓜。先把前几遍的脏水倒了,直到地瓜表皮看起来十分干净了,然后再洗一遍,洗完了把地瓜捞出,留下最后一遍干净的水,等它沉淀几天,等到大木桶里的水完全分为上下两层,就把上面的清水倒了,留下来的就是淀粉,俗称地瓜粉。人们把桶里的地瓜粉铲出来,再把它们掰成碎块在太阳底下晾干备用。过后再请来专门做粉丝的师傅,然后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那几天门前都晾着一排排晶莹剔透的地瓜粉丝。

    此去经年,每年过年期间美味的“妈妈牌”炒粉丝便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最美好的记忆了。再然后大家会好奇那些洗完了的地瓜做什么用了呢?人们把地瓜用专用的农具刮成一丝丝的地瓜米再晾干储存起来,平常跟米一起上锅蒸,就是美味的地瓜米粥和地瓜米饭了。当然还有把整条的地瓜完整地保存起来,然后可以烤地瓜,蒸地瓜,甚至蒸熟了切成条状晒成地瓜干是来年我们十分日常的零食以及必不可少的粗粮。

    其次,人们还要为年准备些小零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最吸引我们的除了甜甜的红糖年糕就是炒花生炒扁豆了。人们支起一口口大铁锅,锅的下面搁上木块,烧起红红的火焰,然后在锅里倒入沙子,把沙子炒干了 炒热乎了,再倒入花生扁豆,那翻炒豆子的声音,豆子散发出来的香味以及木头燃烧时候散发出的木香加上噼噼啪啪的火花声都意味着年的到来,那是记忆中最美妙的声音,香味,自然而然触动你的眼、耳、鼻、舌、声、意。是作为普通人最能感受到最为简单的幸福与快乐,也是人世间最为极致的烟火。

    记忆中有一年,老屋后山的竹子长得很壮了,母亲于是与父亲商量请了篾匠到家里来打造了许多竹制家具,因而留下了许多竹节以及边角料。聪明的二哥用那些竹节给我们做了许多罐子、水壶、还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和器皿。然后过年时候那些竹罐子就派上用场了。

    记得母亲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每人分一竹罐的豆子,我们就各自找地方宝贝似的把豆子藏起来,自以为藏得可隐蔽了。可是有一天,我偷偷去取豆子吃的时候发觉我的豆子少了许多,我心想不应该呀,我记得自己上次吃的时候还很多。一定是哪个哥哥姐姐偷吃了,我找到母亲使劲哭。二哥却躲在一边窃笑,母亲边笑边拿眼瞪他,二哥则不停地朝我扮鬼脸。后来他看我一直哭一直哭停不下来,只好又抓了一把自己的豆子还了回来。现在想想自己那时候多小家子气呀,为了一把豆子哭成那样至于吗?可是再想想,那又是多么珍贵的记忆呀,物以稀为贵,在现在这样物质丰富的年代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份体验和心情了。

    最开心的时候要算是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年夜饭的时候了。我们家是重组的家庭,因此兄弟姐妹众多。每年过年,大哥从外地带着嫂子侄子回家,他们一家三口加上大姐和二姐他们两家六口人也回来了,再加上二哥一家四口,加上我和父母,热热闹闹的十几口一大家子人得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才坐得下。

    然后母亲端出用祖传的青龙大陶缸装的猪蹄,摆上一桌子的菜来,有煎豆腐,有笋干,有外公拿来的炸海蛎,有鱼丸,都是些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硬菜,看得我们口水直流。然后母亲再拿出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董八角火锅。在火锅中间的炉子里倒入些木炭,浇些油用火点着了,然后那个最适合烧炭的人就是家中最小的我了,母亲总是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

    管着一家十几口人吃的火锅,我自然责任心满满的伺候着,负责用一把扇子煽着让火越烧越旺,煽着煽着在红色的火光中仿佛看到火红的日子如火如荼。煽着煽着让火锅里的汤滚烫地上下翻腾起来泛着煮茶似的鱼眼也是我的喜乐年华里的乐趣之一。当火锅红红的火花开始往上窜的时候,火炉边上的汤汁就滋滋地响起来,火锅里的底汤就开了。大家纷纷把自己爱吃的东西夹进火锅里,大家欢呼雀跃地,闻着火锅翻腾的袅袅菜香食指大动,恨不得马上就大快朵颐。

    等过完了除夕,到了初一,便是人们出行的好时候。所谓出行就是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大人们出行会给晚辈压岁钱,晚辈出行则能领到许多压岁钱。然而年初一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压岁钱,最让我翘首以盼的是母亲为我准备的那一套新衣裳。女孩子天生爱美,是棉袄还是毛衣呢?是小碎花布的还是格子布的呢?我总是早早地期待着年快些到来。

    终于过完了除夕,初一的凌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等着母亲把我心心念念的带着樟脑香的盲盒(母亲的藤箱)打开,然后戴上新帽子,穿上母亲浆洗得硬硬的带着太阳香味的新衣衫,新裤子,新鞋子,心满意足地跑出去找小朋友们玩,顺便再炫耀攀比一番。攀比的结果是比不过人家黯然神伤或者比过了人家满足了自己的小小虚荣心一把,不外如是,可是在那样的年华里小小的我们却都乐此不疲。

    再往后从初一到十五便是村里一年一度都要举行的民俗活动,人们开始舞龙舞狮。年纪大些的少年戴上做成仙鹤,长颈鹿样子的头套。小些的孩子们则脸上涂着油彩,穿上戏服扮成各种小将,手上拿着刀叉剑戟。另有一部分大人扮成黑白无常,一部分则抬着很重的菩萨到各家各户去。村民们在自家门口摆上香案,供上瓜果,等着菩萨来家里就给菩萨上香,菩萨走了要放鞭炮送行。希望菩萨能保佑大家平平安安,保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一时间整个村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此起彼伏。人们跟着舞狮队去家家户户串门,往往整个村庄走完已经是半夜时分,大人们依然沉浸在年的喜庆里。而玩闹累了的我们早已进入了梦乡,梦里也依然开心地笑出声来。第二天母亲说:“昨晚花婆婆浇水了。”小时候的我们不懂,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意思:小朋友都好比花骨朵儿,是花神婆婆给我们浇了水,于是花骨朵们绽开了幸福的笑靥。这个比喻是多么温馨恰当啊!

    再后来,便是一些农村的戏班进驻村里,每天锣鼓铿锵得一直演到元宵过完。人们再进行一轮的舞龙舞狮,迎来送往,这年才十分不情愿地过完。如此有滋有味的年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长大后的我背井离乡,那些有滋有味的年便只存在了记忆里,不复重来。然而那锣鼓铿锵鞭炮声声里那份幸福而又快乐的心情却永远留在了记忆中,每每想起那份美好都历历在目,恍如昨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乐年华||旧日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hy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