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签约作者合集
随笔144---喜欢上事宴

随笔144---喜欢上事宴

作者: 一弯静水流深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07:03 被阅读0次

        因为今年妈妈不在老家,去青岛小住。所以和妈妈有关的社交应酬就由我代劳。村里谁家有红白事宴,妈妈就会告知,并要求我尽量亲自去,尽量不要只是随份子。刚开始我内心其实稍微有一点反感,且不说平常工作较忙,如果专门回老家跑一趟也得费时半天,再者,说心里话,我一直觉得,关于故乡我已经放在心里了,故乡的人和事已经于我渐行渐远了,时时怀念却不见得非要直接面对。但是母亲说了,我又不好不听。

        记得一个晚秋的星期天上午,我回老家收拾院子里妈妈种的南瓜。忽而听到周围好像人声嘈杂,转而有一两声凄厉的哭声。刚开始我以为是家长里短地吵闹。后来觉得不对劲,走出门去才发现原来是小巷对面隔十几米一户非常熟悉并且会常帮我家忙照料院子的大娘家的伯伯因病油尽灯枯,走了。瞬时间我的眼泪也下来了。本来我已经将院子里收拾妥当准备打道回府的,但此时我又觉得既然知道了这样一件事,不去邻居家看看有一点不近情理。所以我还是一步步挨到了邻居家,男主人已经被陆续赶到的村民七手八脚的穿戴整齐移步到了棺材里。大娘在院子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声音嘶哑。周围的气氛压抑,我被这样的气氛围着不知所措,只是走到大娘跟前拥抱着她的肩膀说了一句:节哀顺变。大娘看看是我,有一丝惊异,也有一丝熟悉的感动……过了八天,邻居家发丧,我又回去,整个村子几乎一半一样姓氏的村民都在,甚至也有因为陪母亲回来的一些许久未见的在外地打拼的城里人,半个村子的人因为一件事坐在一起,我从来没有想到对老家的情感牵绊与这些场景有关……

        第二次回老家上事宴,是一位本家的大娘的孙子结婚。妈妈也特地嘱咐我回老家亲自随份子。虽然时值冬季,那天天气也很好。因为他家就在村口住着,离他家百十米远,车子已经在前面排成一排,于是我也就近停好车,步行进村。刚到村口就有年龄稍大的婶婶、大娘问及我的妈妈今冬去哪了,怎么没回来,说我好像依然是个孩子,看着还年轻……总之一阵寒暄。走进主人家里,一溜的新房子和城里的楼房一样的结构,只是有了更宽敞的阳台和院子,接着碰到了几乎十几年未见过,小时候常在一起玩的差不多的同龄人。虽然我们只是寒暄,但一股暖意还是流进心间。等到要开饭的时候,因为一次性所有人不够坐,自家婶子又主动站起来让我先吃,饭桌上,动筷子之前,人们就互相先夹菜,放在对面近一点的盘子,一桌饭时间,听着村民聊这侃那,倒也觉时间短暂,岁月静好。

        有了这两次回村上事宴的经历,我不由得期盼着下一次呢?谁家孩子百岁岁?谁家老人过寿?谁家盖起新房……份子不多,暖意十足的村民大聚会好像离我近了,亲了……

相关文章

  • 随笔144---喜欢上事宴

    因为今年妈妈不在老家,去青岛小住。所以和妈妈有关的社交应酬就由我代劳。村里谁家有红白事宴,妈妈就会告知,并...

  • 宴事

    吾与志军刘公,谋事十载,乃算布衣之交。正逢我司鼎盛,封其为库管大将军,仓储军中重器,外加庭建之料。又册其妻为三十户...

  • 日积月累 ‖ 老孙的升学宴(上)

    黑白之间的随笔 日积月累之写作练习 老孙的升学宴(上) 老孙出身农村,为家中长子。当他还是少年之时,便在寒暑假期参...

  • 【Day21写作】感言

    我喜欢写随笔,20天不间断地写作更让我喜欢上了随笔,在我初中的随笔集本子上,摘抄过这样一段话—— “只要不是写公文...

  • 参加事宴

    前天或者是大前天,具体我记不清楚了,我也懒的去回忆。我只是想表达一下内心的情绪,因为在我参加事宴的时候,我体会到了...

  • 宴中事

    宴中事 一桌佳肴菜,招客足矣兮。 歌舞伴乐曲,狂欢到天明。 杯中酒中空,醉酒人世绝。 乡间老祖宗,...

  • 农村宴事

    人在村庄里,最能感受大自然的熏陶。 太阳还没有出来,一切都隐没在浓滞的雾色里,马路上是拖拉机有节奏的轰鸣,睡眼朦胧...

  • 十本书之三《彼岸花》读后感

    我是在读完《春宴》之后买的这本书,事实上,没有很读懂《春宴》,但是喜欢庆山你的文字,而“彼岸花”,这是多么熟...

  • 随笔:摊上事了

    老话也会历久弥新,就如“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今年上海车展一开幕,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纷纷扬扬...

  • 《咬文嚼字》导入语

    同学们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自由写作的形式,或讲故事或评论人或事,不受约束随你而定。许多作家学者也喜欢用随笔的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144---喜欢上事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na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