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都说人是人、问题是问题,那如何将人和问题分开呢?

都说人是人、问题是问题,那如何将人和问题分开呢?

作者: 吴益军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1:45 被阅读0次

有研究发现,如果自我被看作是「有问题的」,识别问题的机能也将是有问题的,这样在行为上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表现。比如说,「我是脏乱的」这类自我认知就会导致恶习、不修边幅、应该受到惩罚等一些与个体认知相对应的行为……

不过,问题外化能让个体体验到自己不是问题,让问题成为问题本身!


 1.

所谓「问题外化」,就是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我们所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目的是让原本无法具体描述的事情得以具体呈现。如果没有这番描述,像焦虑、抑郁、自杀这类问题可能会无孔不入。当我们无法具体描述自己的问题时,就几乎无法分辨问题的影响层面,无法看到问题的起始和结束。

经由问题外化,问题变得具体而有界限,我们和问题也就各自独立了。


 2.

在进行问题外化的初期,我们应当花些时间「徘徊观望」,才不会仅是指出问题,而是丰富我们的描述;这很重要。

要知道,外化过程中,问题往往有诸多描述方式,险少只有一种描述。

这里不妨就拿抑郁症来说事吧。「抑郁症」是一个通用词汇,描述许多男人、女人都可能有的某种问题。外化一开始,我们确实是用这个词来描述问题,但是很明显,每个人的「抑郁症」经验都不同;外化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使用其他各种方式描述这个问题,包括「吃不下」「睡不着」「很绝望」……

随着外化的进行,对问题的理解往往会「游走」过一连串不同的描述。

要明白,找到接近经验本身的描述对于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至为重要。


 3.

其实,描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成了自身问题的「调查记者」。

作为调查记者,我们要详细地描述抑郁症(或任何其他定义)的后果,然后检视这些后果对生命和生活的「企图」。

随后,我们要曝露支持抑郁症的生命脉络与产生抑郁症的环境和认同。


 4.

调查记者的角色让我们可以尽情曝露问题和其中的内幕,了解到问题的复杂脉络。

此外,调查记者的角色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更可能决定接下来要采取什么步骤以便重新拥有自己的人生,或是让抑郁症的影响减轻,或是抗议抑郁症对自己的要求,或是从抑郁症中学习些什么……


 5.

事实上,很少有人完全站在问题的某一方;多数人尽管不喜欢大部分的抑郁症后果,但是仍会喜欢小部分的后果,所以立场不会完全一边倒的。

我们必须了解到这一点,必须尊重自己的声音,尊重我们所描述的经验的复杂性。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谈到抑郁症有问题的一面,比如厌食,或者问题的严重性使得我们在身体、心智、精神上都无法正常地生活,但是我们也要谈到生活中因为抑郁症而产生的某种美感经验,而这些生活美感经验确实是我们渴望珍惜的。


 6.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我们可能真的喜欢抑郁症的某些面向」的话,问题外化就会更丰富了。原因是,如果我们尊重自己珍视的,我们就更清楚自己不喜欢的是什么,限制我们、让我们受困的是什么,让我们几乎无法继续过日子的是什么……

这样一来,「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就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资料:《叙事治疗的实践——与麦克持续对话》,[澳]Michael White著,丁凡译;《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述评》,刘方;《叙事治疗概述及应用研究进展》,赵快乐、黎湘艳、江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说人是人、问题是问题,那如何将人和问题分开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ql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