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管控,3月29日的郑开马拉松改成了线上进行。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我当然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和朋友一起报名了“小马”。
所谓“小马”就是13.14公里,跑量还行,而且不要求配速和时间,感觉跑下来应该没有问题。
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就出门了,和朋友约好在大学路淮河路口见,顺着大学路一直往南到南四环折返。
三个人一起有人做伴儿,跑着聊着,十几公里的路程不知不觉中就跑够了。因为跑得比较慢,过程中没有觉得气喘吁吁,也没觉得腿和膝盖的疲倦,就这样一直跑完了13公里。
但是回到家休息一会儿之后脚底开始疼痛,甚至走路都有点一瘸一拐,休息了一天还是没有缓解,这就比较麻烦了。
回顾一下昨天的活动,自己的确是有点大意了。
第一,忘记循序渐进。
平时跑量不够,突然加大势必会引起身体不适。冬天的雾霾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跑步了,有时候只是偶尔早上起来在楼下跑步3公里左右,这次突然增加到13公里,身体吃不消是肯定的。
第二,忽略跑前热身。
由于平时只是小量跑步,有没有热身不是很重要,但昨天13公里的跑量如果没有热身后果就很严重了。昨天穿上鞋出门就跑,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肌肉酸胀,浑身疲软无力,跑后伤是必然的结果。
第三,平日没有进行力量训练。
跑步看似是双腿的运动,实际上它需要动用上肢和核心力量,应该平时注重进行全面力量练习,哪一个部分都不能荒废。而我最近只是单纯的跑步并没有进行力量训练。
跑步,如果不尊重常识,不尊重科学,全靠自己的热情和兴趣蛮干,只能事与愿违!今天的脚伤,只是平时不注意科学跑步的集中爆发,最近在家休养,过段时间再重新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