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人人会说,只是不见得人人会说话;有话好说,只是不见得人人说好话。
这种经历大概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因为生活环境与性格的差异,当有争议性的话题产生时,对方的呲之以鼻,以及呵呵两下,足以让完美开头的对话,最后变成横挑鼻子竖挑眼。
近来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要我帮忙给他个建议。原委是这样的:他现在工作的地方距离家里远,但是工作有挑战性;而在家里工作则如温水煮青蛙,所以让他两难,想听听朋友们的建议。
说实在的,我初听时挺反感的。1.他本人已去外地工作。2.他家人反对。给我感觉有点拿人开涮,都去工作了,还有啥好问的?所以前几天第一问我,我很明确地告诉朋友说:你自己心里有杆称,我给不出什么建议。当时朋友的信息里可以看出挺不高兴的。
事隔几天,今天朋友又问了这个问题。我内心的想法就是做自己想做,而且有挑战性的事,犹豫太多一事无成。但他本人并没下定决心,况且家人也不同意,我如果果断说,做呀。
相信也并不是他要的,所以我的做法是:一步步提问,让他更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时候他就比较能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而我也算在这过程中给出了建议,而选择在于他自己。
在这过程我同时思考,不乱下断言,避免让朋友觉得我只是敷衍,缺乏真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