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不能喝粥?
近日,张文宏教授提出的这个建议
在网络上“炸了锅”
引来不少争议
疫情期间为了抵抗病毒
只喝白粥配咸菜当然不行
粥的营养结构很单一
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
营养成分含量都非常低
针对病毒的抗体产生
全部要靠蛋白质
靠粥和咸菜当然不够了
但有人会说
我就是喜欢喝粥
又不能缺营养
怎么办?
我们可以借鉴广东人无穷的生活智慧
其实粥一样可以做得营养又美味
做起来也并不是很复杂
赶紧跟着学起来吧!
广东人的智慧就在粥里
一碗艇仔粥,烦恼一扫而空
艇仔粥深藏在广东的小巷子里
也是一款随处可见的家常美味
能让奔波归来的人顿时没了烦恼
叉烧肉片、鱼肉、油条丝
鱿鱼丝、海蜇丝、浮皮
炸花生、青菜、葱花
放到熬得软烂的白粥里烫熟
食材多一种、少一种
都会焕发出另一种风味
全部口感丰富却又清淡爽口
有一种舒坦,叫生滚粥
如果看过《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
一定不会忘记里面的生滚粥
当白粥滚沸
按照次序加入腌制好的新鲜猪杂
(如猪腰、猪肝等)
借由热粥的高温烫熟
本来平平无奇的白粥
吸收了食材的鲜味
也变得浓香四溢、回味悠长
除了猪杂之外
田鸡、猪肉丸、牛肉、鱼片
也都能在白粥里滚出食材独有的鲜美
喝起来那感觉才叫非常舒坦
潮汕砂锅粥,自带海鲜的清甜
在岭南地区
潮汕砂锅粥已经相对粗旷了
生米泡开
用砂锅慢煮
这种粥的水量更少
因此口感相对稠密
不必煮到米粒溶解开花
待生米刚刚转熟
就可以下入食材
将活蹦乱跳的虾、蟹、象拔蚌等煮熟
端上来还冒着泡
沸腾的砂锅粥自带海鲜的清甜扑鼻而来
皮蛋瘦肉粥,下的心血也不少
即使是一份看似简单的皮蛋瘦肉粥
广东人下的心血也不少
为了让粥的口感更顺滑
大米要提前用花生油浸泡
煮好粥底后
加入腌制好的猪肉、姜丝、小块的皮蛋
出锅前再放入生菜丝、油条丝
搅拌到粥底粘稠
肉、蛋的香气溢出
富含更丰富氨基酸的皮蛋
比鸡蛋更有嚼劲也更鲜
配合腱子肉的鲜嫩咸香
皮蛋里微微的回甘也被激发了出来
姜丝去除了蛋和肉的腥味
软糯稠密的粥底滑入食道
暖身又暖心
带来无可比拟的幸福感
这5类人建议少喝白粥
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5类人可能是最经常喝白粥的人
然而,建议他们要少喝白粥
1.生病的人
大部分疾病
比如感冒发烧、跌打损伤
身体的恢复需要充足蛋白质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参与
反而要比平时更加注意营养的摄入
如果生病期间只喝白粥
蛋白质等营养严重跟不上
反而会影响身体恢复
2.胃不好的人
肠胃类消化道疾病
发病期间的短期内喝一些比较软烂的食物
白粥的确有助于减轻消化道的负担
但是如果长期喝粥
胃消化其它食物的能力会退化
反而胃病症状会加重
3.糖尿病患者
食物煮得越软烂
消化就越容易
餐后血糖上升也越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提出
糖尿病病人不宜喝熬煮时间较长的精米白粥
喝白粥之后
除了血糖飙升之外
还会导致随之而来的血糖骤降
甚至降到正常血糖水平以下
形成低血糖
4. 婴幼儿
长期主食只喝粥
可能影响宝宝的牙齿萌出、咀嚼能力的发育
随着宝宝长大
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增加
主食只有粥
可能造成能量不足
5.学龄期儿童
7~11 岁的儿童钙的摄入推荐量要达到 1000 毫克/天
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占全天供给量的 30% 左右
至少应该包括三类及以上的食物
谷类及薯类食物
鱼禽肉蛋类
奶和奶制品
豆类和豆制品
新鲜的蔬菜水果
最后分享一份钟南山院士曾向大家晒过的私家早餐食谱
两个橙子、一个蛋黄、好几个蛋白
还有面包
一碗牛奶里面加了些纤维饼干
和一碗红豆粥
可以从一碗好粥
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