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论贾谊之死

作者: 阳光恋春和 | 来源:发表于2022-06-07 23:39 被阅读0次

    贾谊,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

    受周勃、灌婴的排挤,先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十分自责,抑郁去世,年仅三十三岁。

    这是正史的记载。

    对于贾谊的贬谪,不被重用,抑郁而逝,后来人多有评述。今日读了苏轼的文章《贾谊论》,耳目为之一新,大文豪的见解果然不同于一般人,他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贾谊弃文帝而不自用,一是贾谊“志大而量小”。

    对比之下,相形见绌,我们一般所说的汉文帝疏远贤才,贾谊怀才不遇,就显得轻飘飘,没有分量,似是大路上的说法,人云亦云。

    苏轼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是贾谊弃文帝而不自用,用例特别典型,说服力极强。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政治主张,屡屡碰壁,即使从来没有哪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他也从未放弃。因为他觉得总要试一试,万一真的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呢?“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孔子怀有仁心,欲拯救人民于水火,想实现这个抱负,必须有恒心,有毅力,不舍弃,不放弃!

    孟子在齐国做官,主张不被重用,他就气愤得离职不干了,但是还是在齐国的昼县住了几宿,为什么呢?失望中还是抱着期望,万一齐王想通了,想用他了,却找不到人怎么办?

    贾谊无论如何遇到的还是汉文帝,如果境遇如孔子、孟子,又该如何呢?

    苏轼觉得一时不受重用不代表一辈子不受重用,古代官员有几个不是宦海浮沉,贾谊不应该灰心丧气,“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贾谊,一个洛阳的十八岁少年,与周勃、灌婴PK,裁判汉文帝只能选择帮助自己登上帝位、与他投合的权臣势力,贬谪贾谊了。这个时候,贾谊要做的就是等待,或者可以更积极一些,放下姿态,和大家搞好关系,获得大家的支持,苏轼说,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而贾谊却看不清楚形势,一时失意就抑郁愤懑,“是亦不善处穷者也”。人生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做大事的人需要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会自解。就此,我们可以看看作者苏轼的胸襟,唯有旷达,才能释然。

    所以苏轼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贾谊之死,是“自残”。“自残”一词,发人深省。

    从苏轼论贾谊来看,气量和见识之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想到短视频的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和爸爸去买虾,七十块钱一斤,他们嫌贵,老板说,“有便宜的,二十块,死虾。”小孩子问虾为什么死了?老板说,气死了,因为没有人买,“气死就不值钱了”。

    一个诙谐的小故事,却有大寓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论贾谊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yy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