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记》思辨法:设身处地,揣摩通透,体贴入微,洞见表里。

读《史记》思辨法:设身处地,揣摩通透,体贴入微,洞见表里。

作者: 雷子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10-28 10:00 被阅读0次

吕世浩:

人人都有自己的思辨方法,在这里我只提供自己的方法给各位做个参考。我的思辨方法,简单来说有十六个字:「设身处地、揣摩通透、体贴入微、洞见表里。

第一步是「设身处地」,熟悉「秦始皇」课程的同学就会知道,在课程中我不断地问各位一个问题:「在历史上的那一刻,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当读到史书中的古人,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那一刻请你把书盖起来,把自己放在古人的位置上,努力地想该怎么办,等到想清楚了,再把书打开,看他怎么办,然后比较两者的得失,这就是最基本的方法。

第二步是「揣摩通透」,读书要靠工夫,没有一遍就能成的。有同学曾问我,为何他读《史记》无法像我一样有所得?我的回答是,我跟各位谈的篇章,我自己起码读过几十遍以上,才能稍有所得。如果各位希望读一遍就有所得,那只能说天资实在太高。而所谓的工夫,就是多读书,然后反复揣摩。揣摩的结果有时虽通而未透,就得再下工夫。「通」和「透」有时只隔一层窗户纸,但就是两个境界。怎么知道自己「透」了没有?很简单,当你不断揣摩后,有一天忽然拍案大叫:「原来如此」!那一刻,你就「透」了。

第三步是「体贴入微」,「揣摩通透」是就「理」字上谈,可是人不只有「理」,还有「情」。我小时读过一个武侠故事,一对侠客夫妇在江上被仇家追杀,眼看着所坐的小船快被追上,妻子为了减轻重量,下定决心要跳入江中,牺牲自己来救丈夫。读到这里,不能不感叹这是何等的爱。可是就在她要跳下去的那一刻,她居然被她的丈夫推入江里去了!就在那一瞬间,她的心就从极端的爱变成极端的恨。当然,如你我所知,在武侠小说中掉入江中和跌下山崖的人都是不会死的,接下来就是数十年后来报仇的俗套情节了。只是,这一幕始终留在我心中,让我知道人之「情]的可敬可佩和可惧可怖。中国史学是研究「人」的学问,要真正了解人,就必须明白他的「情」。

做到上面三步,最后才能求「洞见表里」。中国文化认为,万事万物皆有两端,阴阳、虛实、正反、表里等等都需涵盖,才是完整的整体。我们读史,也必要注意在表面的言行之下,每个人隐而不显的那一面又是什么?只有两面都理解,才能更明白真相究竟为何。

当然,以上讲的是原则。如果各位对实例有兴趣,欢迎來听《史记》,我会在课程中给大家多个示范。

再次感谢大家!

(吕世浩)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思辨法:设身处地,揣摩通透,体贴入微,洞见表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av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