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几个同事在餐厅吃饭谈起了收秋。一说收秋,我的脑海里涌起起很多童年的记忆。
童年时,在姥姥家和明妈妈家里收秋。
那些年,没有那么多机器,全靠人力,大家都互相帮忙,给你家收完去给我家收。
主要收得是玉米、高粱、小米谷子、黍谷、芸豆、黄豆、黑豆。
玉米秆变黄了,玉米棒子上的“胡须”变成暗棕色。
玉米秆一根一根,一片一片,直直站在地里,人们戴了手套,蒙了围巾,穿了厚厚的劳动服,穿梭在玉米行列间,右抓住玉米棒子胡须一端,左手手按住它的尾部,就是玉米棒和玉米秆连接处,右手用力往下一按,“咔擦”一声,玉米被摘下来,把它扔在一堆。
等全部玉米都摘完,把玉米秆用镰刀割断,就露出玉米茬子,没有了玉米秆的遮挡,远处的风景显露出来,玉米地里开阔起来,平板车,三轮车,独轮车,小型拖拉机,就可以进地里。
玉米秆拉走卖给造纸厂,或用铡刀铡了喂牲口。
玉米运回院子里,带了皮挂在树上,垒在窗台上,囤在围囤里,晾在平房顶上。黄灿灿的。
高粱、小米谷、黍谷,都是用镰刀割倒,再把穗切下,放在一起 用砖头或木头工具搓下来,晾干了装缸。
豆类,连秧拔起来,放在平整干净的地面,用棍子捶打,再用簸箕簸干净,入仓。
因此,收秋时节,家家户户,忙忙碌碌,大车小辆,来来往往,运输着粮食。
蓝天上飞过鸽子,响着鸽哨,有大雁也从头顶列队飞过,看家乡一派丰收景象。
大人们等孩子们放假收秋,孩子们捡玉米,摘缠在玉米秆上的豆角,有的干了,有的还青着,我完成这个任务比较出色,把青的和干的分开摘,青的做豆角闷面,干的打下来,过年蒸团子,我还帮大人看车辆,检查地里有没有遗漏的粮食,感觉我可以算是收秋质量检查员呢。
在地头吃一块月饼,就是家人对我们这些孩子最好的犒赏。
姥姥家地少,一两天,两三天收完,明妈妈家里地多,但是家里有一个骡子拉大车,有四个哥哥,所以,也是一两天收完。
我跟在他们后面玩,也负责运输一些水啊,馍馍 月饼等干粮,全部秋收完,累了几天的大人会煮“囫囵煮”吃,“囫囵煮”,就是把新收的玉米粒洗干净,把各色芸豆洗干净,一起放在铁锅里,放了清水煮,小中火煮一夜,玉米粒开花了,芸豆变大了,都绵绵粉粉的,第二天,放了糖精,或是红糖,那味道简直好吃极了!关键是省事,大人们要好好休息。
新玉米用碾子碾成面,和起来,再揉圆放了红糖,再压扁,煮熟,叫“车轮滚滚”,搭配了酸菜,是那个季节的应季食品。
有的家户里有核桃树,枣树,山楂树,都也用棍子打下来,收在笸箩里,桶里,摊在院子里。
像苹果、梨、柿子,葡萄,这些金贵些的水果,则要轻拿轻放,小心用梯子摘了,轻轻放在干净的容器。孩子们进去出来当零食吃。
勤劳的人家,还种了红薯,土豆,南瓜。在土里刨红薯和土豆,是最有意思,大人们刨,我跟着捡,犹如挖宝藏一样,永远不知道下一锄头会挖出什么。记忆中有一年,妈妈养了几只鸡,我用两根树枝当筷子把土豆里藏着的大肥虫夹出来,装在奶粉罐里,带回家喂鸡,鸡吃得都咯咯笑了。
大南瓜圆圆扁扁,像抱娃娃一样抱回家,蒸熟,和黍米面做成膏,馋得人掉口水。
收秋时节,一般正逢中秋。一年的收成运回家,大家心里踏实了,不怕风雨了。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美味的菜肴和饭食,喝着当地的山楂酒和葡萄酒,在圆月下,温暖的屋子里,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屋外秋意浓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