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九点会议正式开始,先开始的是对项目的评估。
按照计划,这个项目会把华南大区内将近百家签约代理商变身为和平台签约的经销商,平台会先按季度把相关产品的区域任务囤成现货,这一步里平台可以从厂家拿到3%的折扣,然后每个经销商再分别按自己的业务进度从平台进货,当然价格和原来没有平台时是一样的。
讲解到这部分的时候,魏珊不客气地举手提问到,如果经销商不能按进度把平台上的货提走怎么办?近百家代理商里有三分之一不按进度提货就会影响平台的下一批囤货。
保罗赞赏地看着魏珊,他今天是标准的西装衬衣,没打领带,随意中透着干练。他拿起白板笔,在白板上画出了公司、平台、经销商的串联关系,经销商处于最尾端的环节上,后面拖着很多小小线条以代表为数众多的意思。公司和平台之间的箭头线上标着3%折扣,平台和经销商之间的箭头线上写着代理商价格。然后换成了红色马克笔,反向画了两个箭头,分别从经销商到平台,从平台到公司,在箭头线上又写上了按季度执行几个字,又在上面的黑色箭头线和下面红色箭头线之间做了两个连线,在旁边都打上了问号,问号后面分出两条向上和向下走行的两条线,向上的线后面为:提前1个月价格低0.5%,向下的线后面是:延期1个月价格加0.5%
魏珊点头首肯,公平。
赛琳娜则又举手,提出问题:“折扣在产品线之间如何分配?有的产品线单价低,但利润高,可以承受高折扣;但另外的产品单价高,利润本来就低,根本就不可能再给出折扣,从总包数额来看,单价低的产品肯定背不动那些高价格产品的折扣,这个需要具体核算每个产品的配置!”
魏珊见事不妙马上站了起来:“公司对产品线的利润考核也不是一刀切的,过了线恐怕需要拿到总部特批才行。”
保罗饶有意味地看着两位发言,做财务的想把活儿推给做产品的,做产品的反手又推回给了做财务的,毫不拖泥带水!
而另外两个产品线经理跟小透明般认真地听着,没有出声。他们的产品就是属于单价高、利润薄的,一门心思地想着水到渠成得蹭一点魏珊她们产品线的油水。
保罗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指那个安静的角落,高声说:“你俩怎么看这个问题?给点意见!”
那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一个先说到:“我们也没有好办法,0.1%的折扣在我们这就是十几万美金,总部老大不会答应的!”,另一个则频频点头应和着。
保罗沉默地思考了一会儿,把目光投向了赛琳娜,诚恳地说:“看来这事情需要上报总部申请了,赛琳娜,你来牵头汇报?”
赛琳娜用手指绕着耳边的卷发,慢条斯理地说:“先在中国拿到支持吧,做好每年的数字预估,然后再跟总部汇报,他们会更看重总量,我需要你配合把数字做到最合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