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宗一窥2023-11-15

禅宗一窥2023-11-15

作者: 咿唔琅琅 | 来源:发表于2023-11-14 17:05 被阅读0次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唐代高僧,禅宗南宗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据《宋高僧传》等记载,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他因听人念《金刚经》,得知是黄梅弘忍处传授,于是在龙朔元年(661年,一说咸亨间[670-674])时,赴黄梅参见弘忍,作“行者”,在碓房舂米。后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寺僧各作一偈。上座神秀主张渐悟,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主张顿悟,让人代书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此句按敦煌本《坛经》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得到弘忍赞许,密授法衣。因惧人争夺法衣,回到岭南,混迹市间十六年。仪凤元年(676年,一说垂拱年间[685-688]),与神秀在北方倡行的“渐悟”相对,史称“南顿北渐”。

慧能宣扬的禅宗核心思想是追求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

慧能宣扬的禅宗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觉悟和超越,而不是追求确定性或不确定性。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即通过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来达到解脱和超越,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哲学思想或教义来获得确定性或安全感。

在慧能的禅学思想中,他强调内在修行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内在修行达到解脱和超越,没有所谓的等级制度和权威存在。同时,慧能也主张平等和包容,鼓励弟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去创新和发展禅宗,不受传统形式的束缚。

因此,可以说慧能宣扬的禅宗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觉悟和超越,而不是追求确定性或不确定性。

慧能宣扬的禅宗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觉悟和超越,与确定性或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慧能宣扬的禅宗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觉悟和超越,而追求内心的觉悟和超越本身就意味着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超越。

在禅宗看来,人的生命和存在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充满着变化和无常。但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和超越,人们可以超越这种不确定性,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内在的确定性,它不是基于外在的表象或变化,而是基于内心的本质和真实。

因此,慧能宣扬的禅宗核心思想并不是简单地追求确定性或不确定性,而是要超越这两种状态,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内在真实和自由。这种内在的真实和自由不是基于外在的表象或变化,而是基于内心的本质和觉悟。

在禅宗的修行中,人们通过观照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达到一种内在的超越和自由。这种超越和自由不是基于外在的表象或变化,而是基于内心的本质和觉悟。因此,禅宗的修行不是要逃避现实或逃避不确定性,而是要面对现实和不确定性,通过内心的觉悟和超越来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内在真实和自由。

总之,慧能宣扬的禅宗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觉悟和超越,这种追求本身就超越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范畴。通过内心的觉悟和超越,人们可以超越生命的局限和不确定性,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内在真实和自由。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偈的思想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这偈是神秀所作,其思想主要是关于修行和内心的净化。它表达了一种对于内心世界的比喻和对于修行的建议。

“身是菩提树”意味着人的身体是菩提树,代表着生命的存在和身体的重要性。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智慧和觉悟,因此这句偈语暗示了人们需要尊重和珍视自己的身体,并将其作为修行的工具。

“心如明镜台”则将心比作明镜台,意味着内心应该保持明亮和清晰,就像明镜一样。这强调了内心纯净和清明的重要性,暗示人们应该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时时勤拂拭”是指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地进行内心的净化。这暗示了人们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并去除其中的杂念和负面情绪。

“莫使惹尘埃”则意味着不要让外界的尘埃污染内心。这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的重要性,并暗示人们应该避免接触和陷入外界的纷扰和负面情绪。

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这偈并没有直接表达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或对于不确定性的逃避。它更注重于内心的修行和净化,帮助人们建立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清晰,以应对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通过修行和内心的净化,人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因此,这偈的思想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偈的思想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这偈的思想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超越确定性:这偈强调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观念,即菩提和明镜都不是存在于任何物体中的,这暗示着真实的觉悟和智慧并不是基于外在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的。这种思想鼓励人们超越对于确定性的追求,转而寻求内心的超越和自由。

接纳不确定性:虽然这偈并没有直接表达对于不确定性的追求或接纳,但是它强调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观念,即在内心中本来就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这暗示着不确定性是生命的一部分,人们应该接纳它而不是逃避或抵制。

内心平静与清明:这偈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清明,即通过修行和内心的净化,人们可以回归内心的本质,体验到真正的禅意。这种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不受外界的干扰。

综上所述,这偈的思想并不是直接关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探讨,但是它强调了超越确定性、接纳不确定性和保持内心平静与清明的观念,这些思想可以应用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思考和理解。

相关文章

  • 2023-11-15

    十一月十五日|大雾转晴:今天已经是月半了,距离上个月发工资好像过去了快一个月,按照教学计划,在这个月上完第六单元就...

  • 关于禅,悟

    夫禅,即一切非一切。禅者,即禅宗非禅宗。禅宗者,非禅宗,是名禅宗。执禅宗所谓历史而学问者,于禅宗无关,于禅亦无关矣...

  • 缠中说禅: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五)

    夫禅,即一切非一切。禅者,即禅宗非禅宗。禅宗者,非禅宗,是名禅宗。执禅宗所谓历史而学问者,于禅宗无关,于禅亦无关矣...

  • 2020-03-30缠中说禅: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五

    夫禅,即一切非一切。禅者,即禅宗非禅宗。禅宗者,非禅宗,是名禅宗。执禅宗所谓历史而学问者,于禅宗无关,于禅亦无关矣...

  • 少儿编程--窥一窥

    编程课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启蒙,让孩子接触编程知识,在编程学习中强化逻辑思考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进而激...

  • 窥(一)

    自从进了五月,天气就突然变得炎热起来。那令人生厌的阳光照射在我的脸上、躯体上,不出几分钟,便能让我大汗淋漓。 这是...

  • 窥(一)

    文/什乙 眼珠定在前方的圆孔,卢比目不转睛,像是要把自己和这堵墙融为一体,这样他就可以触摸到李太玫瑰红色睡袍下面露...

  • 窥(一)

    “一碗青椒肉丝面,面条量少一点,硬一点,料子多一点。”沈言叶早饭吃得不多,但是必须得有,哪怕只是一筷子。她管这叫哄...

  • 庞居士语录 卷上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 禅宗公案 | 禅宗思想 | 佛理禅机 | 庞居士语录(卷上) 发布人:站主【主站...

  • 关于禅宗(一)

    谈到禅宗,以中国人爱下结论的习惯,总不可避免问及,什么是禅宗? 关于什么是禅宗:王德峰教授曾说“禅宗是佛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一窥2023-11-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mj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