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人为什么需要沟通
2、沟通中常见问题
3、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人类是群居动物,离不开沟通,就像蚂蚁和蜜蜂这样的群居动物,都是需要沟通,才能确保紧密合作,完成团队任务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7332c816ff785559.png)
01
人为什么需要沟通
人们沟通是有生理基础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如果不和别人交换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会生病的,据调查一个女人大概平均一天说7000个字,男人大概一天5000个字,这也是为什么女人容易讲话的原因之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需求都离不开沟通。
生理需求是保证我们生存和繁衍,如果单靠个人力量是很难满足个人生理需求的。安全需求要求我们归属一个组织,就像我们的国家、民族、地区、单位、团队、家庭等,在一个组织内,我们利益一致,彼此互相帮助,让我们有安全感。要受人尊重,我们也离不开沟通,没有沟通,别人不了解你,就谈不上尊重。自我实现离不开团队和环境的支持,有团队和环境就离不开沟通,社交就更离不开沟通了,社交的主要目的就是沟通信息。
所以沟通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绕不开的活动。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直白地说就是避免双方的信息差,让沟通的双方信息对等。
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最后,两败俱伤。
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这都是没有有效沟通的结果。
02
沟通中常见问题
虽然我们经常进行沟通活动,但是沟通却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看以下例子就能了解我们日常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了。
1、沟通不到位,缺乏反馈确认
领导让小王帮着订一张明天8点左右去北京的火车票,小王上网查了一下火车票情况,发现明天8点左右的火车票没有了,于是他在微信上给领导发了条消息,告诉领导8点左右的火车票没有了,领导也没回他消息。结果晚上领导问:小王火车票定好了吗,小王回复说我微信上给您发消息了:”没有8点左右的火车票了,您没看见吗?”领导看到消息后,也听着急,把小王批了一通: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不给我电话说,微信这么多,有时看不过来。为了不耽误行程,领导只能买了一等座出差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说了,别人就听到了,就理解了,其实可能对方根本就没听进去,没理解。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方向的广播。重要信息传递,一定要确认。樊登老师在讲《可复制的沟通力》时,讲过日本人安排工作时的五步法,其中就有让对方确认是否理解了,并重复沟通要点,防止沟通不到位。
2、沟通的漏斗效应,信息损失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所想的是100%,说出来的只有心中所想的80%,别人听到的是你心中所想的60%,别人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
我记得有档综艺节目中有传声筒的环节,就是安排5个人,依次用隔板隔开,在不沟通的时候,都带着耳机,听不到需要传递的信息。主持人把需要传递的信息讲给第一个人,第一个人把信息传递给第二个人,以此类推,由最后一个人讲出他获得消息。这个游戏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沟通中信息漏斗现象。要传递的一句话,最后一个人往往连蒙带猜能讲对几个字。
3、多头沟通,缺乏责任主体
妈妈给小明买条裤子,裤腿比较长,于是吃晚饭的时候,小明就向大家说,我的新裤子长了两寸。饭桌上妈妈、奶奶、姑姑都听见了,大家都说没事,剪短两寸就好了。晚饭后,大家各自干各自的,修裤边的事就没有被提起。
晚上大家都睡了,小明的妈妈突然想起,小明的裤子要修边,于是赶紧把裤腿改短了两寸,缝好裤脚,放到沙发上了,然后去睡觉了。
晚上奶奶起来上厕所,突然想起小明的裤子要修边,看见裤子在沙发上,于是赶紧去把裤腿改短了两寸,又扔回沙发上,然后去睡觉了。
姑姑起得比较早,突然想起小明的裤子要修边,看见裤子在沙发上,于是赶紧去把裤腿改短了两寸,放回沙发上。
第二天,小明只好穿着露着半条小腿的七分裤去学校了。
这就是沟通对象出现问题的情况,大家都负责,又都不负责,最后结果是一团糟。我们要明确沟通的对象,我们要达成的目标。
4、沟通环境问题
有些人沟通不注意环境因素,比如批评员工,最好在私下批评,不要当众批评,否则可能会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另外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不要把一件事情的错误,上升到人格的层面。不要翻旧账,尤其是夫妻吵架时,最容易翻旧账,既然要沟通,就要就事论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
03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有些人对沟通还是有些误解,认为自己说了,别人就理解了,其实这都是一厢情愿。要实现有效沟通,需要双方的配合,沟通目标、沟通方式、沟通环境、沟通态度,甚至沟通技巧都需要学习。
所谓有效沟通,就是实现了目标的沟通。我们沟通都是有目标的,即使是闲聊,往往也是为了联络感情,保持良好关系。在工作中的沟通更是目标性很强,就是达成信息的准确传达,或者达成意见一致。
要实现有效沟通,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沟通目标,围绕目标沟通。很多人的沟通没有目标或者偏离目标。比如我们经常参加各种会议,会议一般都是有目标的,讨论会、头脑风暴会都需要形成讨论后的结果,这个结果要与讨论的主体相关,不要谈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情。宣贯会,要把需要宣贯的信息讲清,讲透,最好让参与者能复述出宣贯内容。企业中经常见到的绩效沟通,一定要围绕目标进行沟通,确认绩效目标,跟踪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绩效执行情况,都离不开有效沟通。
其次有效沟通需要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渠道。比如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重要的沟通最好通过会议、邮件、合同、协议等正式沟通方式和渠道来完成。正式沟通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优势是基本能确保沟通成果,如合同、会议纪要、协议、邮件都可以作为沟通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喜欢用微信、QQ等非正式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好处是随时随地发起沟通,方便快捷,但是容易引起歧义,不易形成沟通成果。
第三,有效沟通离不开合适的沟通环境和沟通态度。良好的沟通环境可以为有效沟通打下基础。想想年轻人谈恋爱时,是不是经常去看个电影,逛逛公园,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培养感情,在对方生日或者重要节日时,完成求婚是不是比平常更容易一些,这些都属于沟通环境因素,上文提到的批评员工要私下批评,哪怕关起门来骂几句都没问题,但是公开批评,很多员工就接受不了。再比如很多单位在签订员工绩效责任书时,往往搞个签订仪式,就是让员工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容易记住沟通结果,容易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最后,有效沟通离不开沟通技巧。沟通是否有效,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对方获得了什么信息,你们达成了什么样的合作。谈判的最好境界不是让自己嗨,而是让对方嗨。沟通高手都懂得倾听、共情和换位思考。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们经常看到开会时,大家抢着说话,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认为自己说话就是有话语权,尤其是很多领导喜欢讲话,一讲就是很长时间,但是效果未必好,因为大家都是关注自己的利益,对我有用的,对我好的,我就听,不好的,我就不听。所以倾听很重要,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对方,才能和对方感同身受,才能打动对方。
共情简单理解就是同理心,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带入别人的角色思考。只有具有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识人心,懂人性,才能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转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