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美好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1 )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不过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
暴力之树中,某个行为涉及武力,就归到“身体暴力”;如果造成精神伤害,就归到“隐蔽的暴力”。
然而,“隐蔽的暴力”不明显,但更为有害。比如语言暴力,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非暴力不是让你变得温顺或听话。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2)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观察。
克里希那穆提: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鲁思: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3)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感受。
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
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
工作中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4)
非暴力沟通第三个要素是:需要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1种:认为自己犯了错。(自责)
第2种:指责对方(驳斥、争吵)
第3种: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感到……我需要……)
第4种: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感到……你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期待。
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5)
从“情感奴隶”到“生活主人”
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1阶段:【情感奴隶】
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
第2阶段:【面目可憎】
当我们发现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恼怒。
如果遭遇他人痛苦,我们可能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
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这只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
当然,还需要学着尊重他人需要——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3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助人。
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6)
非暴力沟通第4个要素: 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
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提出请求越具体越好。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一女士谈到: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
( 她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但她想要什么呢?)
经鼓励,她说出了直接的愿望——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陪我和孩子。
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具体描述。
太太对先生说:我认为你应该让我成为自己。
( 请求过于抽象,别人很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先生说:我没有吗?
太太气冲冲地说:你当然没有
问太太:到底想要什么?
太太:我希望你给我自由。(请求还是过于抽象)
……
最后太太说:不好意思,准确地说,我希望,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能点头称是。
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就更难了!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7)
是请求?还是命令?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
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在生活中,我们不想勉强人,那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有助于人们确定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
在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愿意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
请求,并不意味,一旦对方说“不”,我们就不再满足自己的需要。
它意味着,我们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对方说“不”,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对方。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8)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
—— 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
有位母亲说: 我回家试过了,但没什么用。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她说回家后,她对儿子表达:当我看到你没做你答应做的家务活,我十分失望。因为我希望回家后有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表达了感受+需要)
然后她提出了请求:我请他立即把房间收拾干净。( 提出请求)
然后,儿子什么也没做。
我和他说:像你这么懒和不负责任的人是不会有前途的。
……
这位女士把请求和命令混为一谈。
在她看来,非暴力沟通是否有用取决于她的“请求”是否能得到满足。
如果我们的请求——其实是对他人的要求,一旦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难免会指责对方。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9)
我们常常认为,当亲友感到痛苦,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点。
当他们遭遇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
这样,他人是无法充分体会和表达自己的状况的。
倾听他人 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创造了条件。
有一句佛法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
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在安慰或提建议,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10)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可以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
先生对太太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说:你生我的气了吗?( 关心的是对方的想法法,而非对方的需要)
……
经过帮助后,太太从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
先生那样说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什么?
然后,太太说:“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太太再次表达:“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
这样的表达。太太把注意力放在先生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11)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一位男士常常从父亲的话中听到责骂和攻击。
为此,他很害怕见父亲,每隔几个月才硬着头皮去一次。
后来,他参加了非暴力沟通工作坊。
多年后再相见,他说——听到父亲的责骂时,他现在总是努力静下来体会父亲的感受和需要。
因此,父子关系已变得十分亲密。
他解释说——在我们的文化中,直接谈论一个人的感受是很少见的。
重要的是,我已经不再把他的话看作是对我的攻击,而注意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这使我们的关系日益好转。
当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
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12)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说来,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
当我们没有心情去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
(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联合国前秘书长马斯克德说过——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
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
(2)大声地提出请求
提醒他人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
(3)换一个环境
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13)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被倾听,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行……这真神奇啊!
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14)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
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
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不甘,不愿屈服。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别的方式教训自己。比如“我必须……”。~我必须改改了~我必须加强锻炼~
与此同时,又不停找借口不那么做。因为没有人想成为奴隶。
我们也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服从“应该”或“不得不”的指挥,不论它们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我们内部。
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生活也就会失去乐趣。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 day 15)
经常责备自己、强迫自己将使我们“更像椅子而不像人”。
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
(1)符合我们的心愿;
(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16)
如果发现我们痛骂自己:“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
我们马上就可以问:我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
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通过聆听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17)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
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在日常生活中 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做。
为了钱,他人赞同,以及出于恐惧、羞愧或内疚的心理,你做了哪些事情?
想一想你为这些事情付出的代价。
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18)
如何表达愤怒?
非暴力沟通和其他沟通方式有显著的区别。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
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会指责他人。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与其沉浸于“合理的愤怒”,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这需要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
“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生气,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19)
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其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
那么,就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当然,指责他人有时可以使我们达到目的——出于害怕、内疚或惭愧,对方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然而,以这样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也是在使用暴力。
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制造了新的问题。
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而变得有攻击性。
这样,就长期而言,我们给自己增添了更多麻烦。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20)
马歇尔博士无意听到某个人的谈话,他认为因为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
这时,他体会着愤怒。
表达愤怒的4个步骤:
1、停下来,什么都别做。
他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
2、留意我们的指责
他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
—— 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3、体会我们的需要
他体会到自己需要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
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可能引起不安。
为了充分表达愤怒。
他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21)
~使用强制力~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
防卫性强制力or惩罚性强制力
比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那是为了他的安全。~如果我们打孩子屁股或骂他:你怎么那么笨!”那么,我们就是在惩罚他。
防卫性强制力——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及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
惩罚性强制力,我们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们悔改,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此时
我们希望痛苦能让他们:
(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2)感到懊悔
(3)改变行为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22)
经常有父母说——打骂孩子是不得已的事,因为他们没有其它办法能让孩子做“对他们有益的事”。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
除了体罚外,指责或否认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
例如,如果孩子没有照家长的话去做,父母可能就会说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
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不给零花钱。在这种情形中,变得冷漠是强有力的威胁。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如果孩子刷牙是因为担心受到批评或被嘲笑,他们口腔健康可能得以改善,但自尊却会受损。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23)
我们内心也许有一个声音说:“我想这样做”;但又有一种声音说,“不,你不应该那样做”。这样,我们就陷入了僵局。
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
比如一个女士内心的2种声音:
声音1:(职业女性)我应该在工作上投入时间。我受了这么好的教育,我也相信自己的才干,但现在都白白浪费了。
声音2:(负责任的母亲)你太不现实了。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你都没法照顾他们,还好意思说别的?
她用非暴力沟通4要素来表达心声:
职业女性声音——~观察✨ :为了照顾孩子,放弃工作,留在家里。~感受✨ :心灰意冷。~需求✨ :成就感~请求✨ :找份兼职
负责任母亲声音——~✨ 观察:想到上班的事。~✨ 感受:害怕。需求✨ :确保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 请求✨ :上班时,找个好保姆。下班后,花时间和精力好好陪孩子。
当她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说出心里话后,她大大松了一口气。
她没有再批评和指责自己,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24)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运用非暴力沟通, 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
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25)
在听到别人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也许会觉得别扭。
——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好。
——我们甚至会担心别人对我们有所期待。
——我们还可能担心在将来失去别人的赏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事实。
面对他人的感激,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注意倾听:
1、我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
2、对方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这激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绝大多数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
——《非暴力沟通》
每日分享:非暴力沟通(day 26)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
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
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三个
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生活得到改善?
2、我们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非暴力沟通》
[太阳] ~~全书完~~[太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