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作者: 相由心生MM | 来源:发表于2022-09-23 13:27 被阅读0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很凑巧,今天是白露,我来故乡竹山出差,走在熟悉的堵河边,那明朗的月色让我一下便想起了这句诗。

说起来,诗人杜甫创作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过四年。彼时他身在西北,但自己的弟弟却不知沦落在何处,甚至生死未卜,毕竟自己寄去的书信都常常不能送到而石沉大海,更何况战乱还远没有停止。可以说,那一年的中秋对于杜甫来说是一种近乎伤心断肠的忧虑和哀思。

在历史上,明月泽被大地,照拂天下苍生,也照见了诗人的茕茕身影。他们夜观苍穹,文思泉涌,纵情吟诵,一首首千古佳句就这样伴着游子心、思乡情、离别意流淌出来,至今绵延不绝。杜甫如是,苏东坡亦如是。

当外放密州的苏东坡,七年未见弟弟苏辙,他的离愁别绪再也无处安放,于是留下了“兼怀子由”的千古名篇。这首词也被后人赞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林语堂先生曾说,往往是为了弟弟苏子由,苏东坡能写出最好的诗来。这话说的实在精辟,那些熟悉到不需要引用的词句不正是很好的证明吗!

时间已经过去了千百年,如今的通信交通都十分便利,古代诗人的那种浓烈情感我们已经很难真切体会。不过谈到中秋,我也想起了我的弟弟,情境却与两位大诗人有天壤之别了。

记得小时候的中秋节,我总是期盼夜晚快点到来。甚至不到黄昏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的搬着小凳子坐在葡萄架下,顺手摘下几串酸溜溜的葡萄,一颗一颗的尝着,等手里的葡萄吃完,月亮也就一点点升起来了。父亲呢,也准时的从外面回来。我们都知道,是他给我们带来了满月;我们还知道,他还一定会从城里带回一些用牛皮纸包裹的像满月的月饼。

而一看到月饼,我和弟弟就变成了两只馋猫,目不转睛的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地打开月饼包装外红色的线绳,撕开几层包装。这时候,一股熟悉的香气就顿时洋溢在葡萄架下。我和弟弟终于如愿以偿,每人分得一块,轻轻咬一小口,外壳酥脆、馅子软糯,豆沙的清香和细腻瞬间从嘴里甜到了心里……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一边看着头顶上的明亮,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浓浓的笑意。我和弟弟也在一次次的中秋节中慢慢长大成人,背井离乡。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温馨的画面很难再现,那种口味儿的月饼也深埋在了心底,后来也知道了它的名字:苏式月饼。

今夜,我又回到故乡,可是儿时的家已经没有了。因为举家搬迁,老屋早已拆除,屋前的葡萄架当然也不能幸免。好在我的记忆没有和老屋一样被拆除,我至今还记得儿时月饼的味道。对呀!房子不在了,做月饼的还在啊。听说竹山不是有家专门生产老式苏月的地方吗?很多人吃过后都说有小时候的味道呢!想到这里,我便满怀期待的放下笔。

明天一早,一定要找到那家店,买上几斤月饼送给父亲和弟弟,让他们尝尝是否还是当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默盘算。

相关文章

  • 【爱心小岛·同题】‖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故乡,多么亲切的称呼;故乡,多么温馨的画面;故乡,多么让人留恋的地方...

  • 故乡月

    月是故乡月, 明似故乡明。 夜夜升明月, 故乡无故人。

  • 月是故乡明

    渐渐的,已是暑假的尾巴。我又要踏上远行的列车,去远方求学。 在学校的日子是孤单的。有一天,我独自行走在大学校园里的...

  •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回家了。 我想这应该是现在许许多多在车站或是即将去车站的人的心声。...

  •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不知家乡味,年年花相似,可惜人不在。 关于家乡的味道,我最想念最想念的便是小时候过年的吃的。每...

  • 月是故乡明

    独自凭阑珊,远眺那轮明月。 漫步在家乡的幽幽小径中,落红满径,丹桂却在这清幽的夜晚悄然绽放花蕾,满目的郁香散发的是...

  • 月是故乡明

    “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还没有意识到,从此以后,故乡只有冬,再无春夏秋。”一句话这样写道。 不经意间,这句话不知戳痛...

  • 《月是故乡明》

    露花 滴水 磅礴惹人笑 依山 似水 又见故乡情 君随云雾山中去 抬头未见月夜明 半世流离 沉浮山海间 悲曲一句惹昨...

  • 月是故乡明

    平时会感慨诗人哪来那么多素材,哪来有这么多灵感直到自己出来读了大学。 高中本来就是学渣,高考考完别人都还抱...

  • 月是故乡明

    夜已深,但在这炎炎夏日的夜晚我却丝毫没有睡意。借着窗外的月光,乘着丝丝微风,听着外面忽而疾驰的汽车声嘈杂的机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是故乡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nd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