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老先生简单翻译一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学习并时常实践,从而得到学业上的精进,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让人会心一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杯觥交错,谈笑风生,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人乐不可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才是谦谦君子的气度。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这三句话似乎没什么联系啊?但是又有谁敢说孔子是语无伦次的?于是,古往今来,就有许多好事者从各个角度试图将这三句话联系成一个整体。
实用主义者的解释是:第一句话说的是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句话说的是学习的东西即使无助于出仕,也具有在同道者中相互交流的价值;第三句话是说,学习的东西即使连交流的价值也没有,但至少可以陶冶自己。
经济学家的解释是:第一句话说的是要努力提升本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句话说的是要多做整合,取长补短;第三句话说的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许生气,和为贵嘛。
哲学家的解释是:第一句话说的是思维价值论,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第二句话说的是群体价值论,人是群居生物,只有在群体才能获取最大的快乐;第三句话说的是本体价值论,要保持群体中个体人的独立性和尊严。
。。。
如果把这些人都集中在一个屋里,他们会不会打得不可开交呢?想想那个场面就觉得可笑啊。
但是有一点估计是大家共识的,孔子的这一段话最大的共性是快乐,并由此引出了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说,不可否认,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确实是中国人自带的加成光环啊,几千年前就深深地刻写在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