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成事,需要这两个字

做成事,需要这两个字

作者: 伴夏_aacd | 来源:发表于2021-08-09 14:20 被阅读0次

我们在世界上生活、工作,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

成事的人不甘流俗。

曾国藩有一句话说:“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就是说,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人才,看的是看他的志向。

“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就是志趣比较低下的人,因为他永远是安于世俗、安于油腻、安于潜规则而“而日趋污下”,也就是说他一旦安于庸俗,人生就会慢慢走下坡路。

“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高级人才,他会向往那些往圣、往哲,形成更有意义的轨迹;沿着这个轨迹,虽然很痛苦,但是每天都会比昨天好一点,比昨天高明一点。

“慕往哲盛隆之轨”,“轨”是什么?“轨”是轨迹,是一个新的道路。你如果给自己一个向上的通道,建立一个向上的理想,你有可能“日渐上流”。

安于“规”,一生安稳,创新“轨”,一生颠簸。同样的一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过法。

想做一个走自己路的人,想战胜油腻,拿什么来战胜?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建立好习惯,战胜油腻的世俗。

在养成一切好习惯以前,要有一个好身体。

我们来看一下,2009年台湾开始实施被媒体称为“亚洲最严”的体能测试标准。男性军校毕业生,必须在十四分钟内跑完三千米,两分钟仰卧起坐,满分八十个,及格四十三个,两分钟俯卧撑,满分七十一个,及格五十一个。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如果能做到刚才说的及格分数,你就是一个身体很强健的年轻人。

我每天的习惯很少,只有两点。

第一点,每天坚持健步走至少10000步,能走路绝不坐车,这一习惯已坚持16年。

第二,每天坚持看书,听着微信读书入睡。用微信读书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是因为写拆书稿才开始应用微信读书,不到半年时间,已度过300多本书,常常是先听后看,保护视力,找重点非常快

后续会捡起绘画和写字,尝试一下轻断食,逐渐摆脱焦虑。

很开心,能很长时间保持体重,比十年前体重轻了许多。

最后建立一个新习惯,是跟牛人学的,是每周读二到三卷《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大概是三百卷,每卷大概一万字,整个书是大致三百万字。我如果一周能读三卷《资治通鉴》,那一年,咱们算有五十周,五十周乘以三,那就是一百五十卷。也就是说,两年,我能把《资治通鉴》读一遍。毛主席这辈子读过三遍《资治通鉴》。很少有人能把《资治通鉴》从头到尾读完的。如果培养出这个习惯,两年就可以读完一遍《资治通鉴》,可以比周围一万个人、十万个人,在这上更有发言权、更有阅历。

做人只有不混,用好习惯才能摆脱油腻。

相关文章

  • 做成事,需要这两个字

    我们在世界上生活、工作,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 成事的人不甘流俗。 曾国藩有一句话说:“人才高下,视其志趣”,...

  • 成事,成长

    成事需要什么?有人说成事需要正确的方法,需要机遇,需要有能力,需要有贵人等等。原来我也这样认为,但我现在觉得成事的...

  • 书剑恩仇录

    哈哈哈 够忠心 侧面反映 这些人也厉害啊 大勇却很难做 这高人如此奇葩 要成事,还需要一个氛围 这话说得有领导风度...

  • 【你是真的用心,还是假的努力?想不明白,2020你还会迷茫】

    去年底囤书的时候,有一本《成事》,冯唐写的。 当初看上只是因为红封面,写着大大“成事”两个字,买了。 今日去母亲家...

  • 自己关于幸福的定义,越来越清晰

    有事可做,做正确事,做成事,做想做之事!

  • 成事

    成事 成事是成长的前提,唯有不断成事,才会让自己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成事的方法论 我们终究需要让自己成长,去见识,去...

  • 成功的方法体系——有志者事竟成的新理解

    1 之前我在学习关于水库理论中做事情需要有誓不罢休的决心,在这个基础上再讨论完成事情的方法。 这其实是完成事情的方...

  • 成事 | 条件下的成事

    任何个人,如若成事——有所人生成就,并成就自我——成功人生,都不能不依靠条件,所以,成事都是: 条件下的成事。 这...

  • 行为机制

    成事需要目标,需要方法,更需要动力! 精神疾病患者不能成事,首先是动力缺失和自身能量不受控制。 潜意识的形成是能力...

  • 【25/6 茶余偶谈】如何才能成事

    如何才能成事?当你从“想成事”,到“成事”,需要经历时间。而在穿越时空的隧道的过程中,会有太多的因素,最终决定你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成事,需要这两个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sz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