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如此发问:为何杜甫被称为老杜,而李白没有被称为老李?
答曰:因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此言或许未免有夸大之嫌,却无意间拨动了太多人的心弦……
若必要较真,杜甫亦有年轻时。
他也曾有过一日上树千回、只为摘得梨枣的少年心性,有七岁咏凤凰、九龄作满囊的弱龄早慧,人皆言少年心事当拿云,杜甫亦有助君王成尧舜之功的凌云壮志……
然而,他所背负的太多沉重的现实,把他压进人群之中、使他看尽了世事民生,也使我们看到了那个忧国忧民、写着沉郁顿挫文字的诗圣。
一句“明君治下野无遗贤”否决了科举入仕的艰辛付出,向权贵之门的一次次自荐终未得回音,所谓的凌云志似乎都成了一个笑话……也就是这样的杜甫,在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之时,目光却聚焦了朱门大户和寻常巷陌、酒肉臭和冻死骨之间的强烈反差;在安史之乱爆发、自身难保之际,仍心怀家国,以诗为史,书下“三吏”“三别”的人间疾苦篇章。
我想杜甫的伟大也就在于他这些诗使得文学也能少些冷气、闪烁些许现实生活的微光,在于他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为标榜而写诗,而是为生活写诗、为时代写诗。
而之于杜甫个人,我不经忆起鲍勃·迪伦在歌中所唱到的“昔日的我曾经苍老,如今却风华正茂”——正是这样的杜甫,走过了艰难困苦,更懂得把握生命;看遍了世间沧桑,却收获了更通透的心。
以此观之,也许走在人生尽头的杜甫,品得的不仅是牛肉滋味之美,更有年少的诗意和轻狂。
图源lo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