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晴
9月4日,重庆奉节县医院肛肠科,发生行凶案,造成一死一伤!医生被连捅14刀当场死亡!行凶者事后畏罪自杀,目前正在抢救中。
就在前一天9月3日,湖南一牙科诊所,一女子刀砍牙医颈部数刀后割腕自杀!目前均在抢救中。
伤医杀医的事件在全国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老实说,各地对医务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已经比以往重视多了,甚至很多医院也都安排了进门安检,但这种恶性事件为什么还防不胜防?
重庆、湖南离我们这里都很近,我们的同行遭遇这样悲惨的事情,再次引发我们对当前医患紧张关系的思考。不管医生是否有问题,但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事件中的刺杀行为绝不可被接受,对于杀医的罪行也必须严惩不贷。
三年的疫情期间,我们的医疗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奔赴第一线抗疫,用自己的生命为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爱戴,医患关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疫情结束后,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度浮出水面,医患矛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做为医务人员,必须高度关注一些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过程中的问题产生不满和情绪波动,随时注意会致冲突升级的一些苗头,注意保护好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命都没了,还拿什么去为老百姓服务?
医生只是一个人,他们不是神。他们无法保证百分之百治愈每个病人,也无力战胜所有邪恶的病魔。他们只是我们治病途中的一个战友,却绝非救世主。
重庆的这个案例发生的缘由是十几年前,王某在奉节县人民医院做了一个痔疮手术,然后现在痔疮又复发了。他认为医院没有给他治好痔疮,所以多次找医院理论,医院认为他无理取闹,不予理睬。
事实上,但凡了解过痔疮这种病的人都知道,痔疮是没法根治的,做了手术之后如果不注意饮食休息,生活习惯不好的话也会很容易复发的。
受认知的局限,王某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他觉得自己花了钱,病没有治好,就是医院医生的问题。所以他把他那一腔愤恨都发泄到了医生身上,首当其选,为他动手术的刘医生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了他发泄的靶子。
医学上很多病是没法根治的,就像感冒,这次治好了还有下次。王某太冲动、极端了,害人害己,本来是一个小痔疮的问题,现在得赔上医生一条命。
同时我们需要反思医疗过程中医患沟通的不足,以及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病患和家属需要理解医生的工作压力,医生也需要尽力提供清晰的解释和亲切的态度,以减少冲突的发生。
病患原本就是因为身体或者心理不适才到医院里面来的,如果医生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动作粗暴,那就容易激发病患及家属的怒气,让他们心存怨气。
这些杀医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医疗改革的思考。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不仅仅是个案,还反映了整个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医疗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不改可能问题会越来越多,医患关系会越来越紧张,不过,医改的过程中必须制定更为严密的规则,杜绝腐败行为,让医生得到合理合法的阳光收入,同时要加大投入,确保医院不成为纯粹的创收机构。
还有一点,在当下,要持续大力宣传广大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这是主流。我们要让全社会理解医生,尊重医生,妥善处理医患纠纷,不能让医务人员属于高危职业。
医疗界确实存在一些老鼠屎,搞坏了医疗行业的这锅汤,比如收红包,对患者态度恶劣,过度治疗等类似的不良现象。就是这些现象的存在,让患者对医院医生存在诸多误解。
事实上这只是一小部分无良医生而已,大部分的医生都是秉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态度,是有仁心仁术的。
目前医疗反腐方向是“少数人群、关键岗位”,而不是打击一大片,不是打击那些在冲在一线、熬更守夜的医护人员。因为极少数害群之马影响所有的医务人员,这样就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
白岩松在央视节目中强调,“不要让广大医疗工作者感到寒心、被污名化!”的确,尽量不要激化医患矛盾,污名化医务人员形象,否则群众会把怨恨发泄在医生身上,而医生只是整个医疗系统最底层的打工者,并不是决策者,更不是受益者!
看病更不像修理机器,原本就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患者不了解其中风险,一旦治疗不满意,就会肆意揣测医生检查看病都是为了“拿回扣”、“过度检查和治疗”。如果医生被如此妖魔化、污名化,从不信任变成了质疑猜测,医患矛盾绝对会愈演愈烈!看病也会越来越难!就让医患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吧!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5a8874658f1928f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