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古人用最精华的语言对人生的总结,对环境的描写,对事物的记录,对情感的表达,对未来的期许……每一首诗、每一阙词都倾注了作者的学识、感悟和激情,都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一段可资学习、欣赏和探究的宝藏。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所说的诗是指《诗经》,不是我所说的诗词。我也没有孔子那么高的要求,让大家言必说诗,讲必用词,那也有点太不合时宜了。只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喜欢和学习诗词,让诗词为自己的生活加点料,让生活更有诗意,更有情趣。
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从小的培养影响着未来的兴趣爱好。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我们对孩子培养过程中更重视诗词,还是外语?我看了一下儿子的课程表,每周6节语文课,5节英语课,语文多了1节。似乎语文课占了比重更大,但如果细化到诗词,它本身在语文课中只怕占不到1/4。课外班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呢,外语类的班都是满的,而语文的课外班在培训机构中本身就少不说,每个班里的学生也要比外语类的少很多。一个中小学生对于诗词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外语相比,情况如何大家可以自己算。
诗词在国人生活中所占比重与外语孰轻孰重,由此可见一斑。虽说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好诗词》《诗词中华》《向上吧!诗词》等诗词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对于诗词的普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影响力可能主要是在中老年人。
这几天,我坐地铁,看到不少车厢里有《全民诗词热爱季》的宣传标识,诗词文化笼罩其间。天花板上两条长长的美景,配上经典的诗句;坐椅靠背上,因形就势地布置着诗句与景物;地板上,也是一些诗词猜句的游戏。我每天只乘坐地铁4号线,不知这种方式是否实现了北京地铁的全覆盖,也不知是不是每趟列车均如此。
地铁是大家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每天人流量少说也有几百万人次吧,就算1%的人注意到了,也有几万人。单就北京来说,地铁的传播效果应该比电视要好,我也非常期待,这种方式对于提升民众对诗词的热度发挥很好的作用,真正让诗词进入寻常百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