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及庐
十年前的我,十八岁。
处在梦想辽阔的青春时分,天似无限高远,路似绵长无尽头,一腔热血仿佛能拯救世界。
彼时的我,对世界有着一套自己的看法,黑白分明,爱憎分明。
喜欢一个人便轰轰烈烈追寻,憎恶一个人便大声斥责,看不过眼的事也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的行为在我看来只是懦弱的表现,我认为人是能自己掌控自己的。
十年后的我,二十八岁。
还未步入而立之年的自己,仿佛已经苍老。
为什么一切都未发生,却又像一切都已过去?
十年间的岁月,怎样一步一步让曾经嫉恶如仇的自己变得麻木,不公的事时有发生,我却已觉稀松平常,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青春期的不安分因素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世界最残忍的真相是“泯然众人矣”。
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后没有再热爱生活的我们,已经远离了那唯一的“英雄主义”。
是什么让我变成了年少时自己最讨厌的人了呢?
少年时分热情的自己似乎还跃动在眼前,镜中的人影却已是一身疲惫,黯淡无光。
时间一定在我的身上施下了诅咒,让我的激情热情感情消磨殆尽。
但时间不会这样做,它只是公平的对待着每一个我们,我们只是终究会死的凡人。
拥有少量而有限的生命,却做着大量无意义的事情。
现在我才发觉,那些留在脑袋里的,值得珍惜的人和事,往往都是最朴素的。
不是尽力追求到手,却不爱的,最后反而成为抛却不掉的累赘。
因为这样的累赘越积越多,所以我感到疲惫,因为你拥有的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纸醉金迷的浮华世界太过诱人,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就势必减少了另一些属于灵魂的时间。
于是不少人感叹,怎么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己。
执着过的“不忘初心”又丢在了哪里?
好在人是能自主发挥能动作用的物种,我们具备纠错的能力,懂得迷途知返。
生活带来的矫饰很多,我们便要想尽办法从中抽出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它面对面,一对一,让它无处遁逃,真实的才能是长久的。
我一直思索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不忘初心。
答案是这是一条注定孤独的路,即便你坚持了原则,守住了底线,保持了初心,你也未必能得到认可,甚至还可能伴有中伤。
是注定辛苦的路,是坚持下去也不一定能看到繁花盛开的路。
所以我们想走捷径,更轻松,也有更多同伴。
但这种选择放弃了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
我也曾在无数个难以坚持的瞬间想过放弃,最后还是挺了过来。
下一个十年,我不要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要午夜梦回,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亦知道,这条坚持自我的路上,会很辛苦,但活着总是会辛苦的不是吗?
面对恐惧,你只能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